证监会通报5宗行政处罚案件 开出史上最大罚单
本报北京3月31日讯 记者周芬棉 证监会今日通报5宗行政处罚案。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对鲜言操纵市场及信息披露违法一案的处罚,鲜言领证券市场有史以来最大罚单34.7亿元并被处终身禁入措施。
据查,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作为上海多伦实业公司实际控制人及董事长的鲜言,控制使用“刘某杰”、“鲜某”、“夏某梅”证券账户以及14个信托账户共计28个HOMS交易单元(简称账户组),采用集中资金优势、持股优势、信息优势连续交易,在自己实际控制的证券账户之间交易、虚假申报等方式,影响“多伦股份”股票交易价格和交易量,违法所得共计约57833万元;2014年1月17日至2015年4月3日,账户组合计持有的“多伦股份”持股比例变动两次超过5%,鲜言作为信息披露义务人,未依照相关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为此,证监会作出行政处罚:对鲜言操纵行为责令依法处理非法持有的证券,没收违法所得约57833万元,并处以约289165万元罚款;对鲜言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三项罚没款共计34.7亿元。证监会同时对鲜言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鲜言操纵市场的手法不仅老道而且有“新招”。据证监会3月30日发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鲜言操纵市场的手法多样,不仅有传统的集中资金优势等手法,还利用信息优势控制信息披露节奏及内容操纵“多伦股份”股价,具体表现为控制多伦股份拟更名事项披露节奏,极不严肃地将企业名称改为“匹凸匹金融信息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P2P谐音),同时控制多伦股份信息披露内容误导投资者。
对于上述查证的事实,鲜言也有“理由”。判决书载明,鲜言称,账户组对应的信托单元所持有的股票均在信托计划的受托人名下,这些信托单元的设立、存续并非为操纵“多伦股份”股价。更名是非常看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前景,并辩称自己没有操纵的主观意图。
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还同时通报了1宗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及短线交易案。此外还通报了1宗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1宗操纵市场案和,1宗内幕交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