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老王搞了一阵子9.9元的在线培训,包括老王也亲自在线主讲过。经过几期后,老王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就停止了这个在线培训项目。
不是因老王邀请的人员讲得不好,老王认为讲得很好。但总感觉有些地方不对。老王就开始认真思考和反省,到底问题出现在哪里了。
结合这些问题,老王又把这些在线课程重听一遍,还真发现了问题。老王认为:搞在线9.9元课程,真的无法解决用户(听课者)的问题,而是让听课者的问题更扩大了。
搞这些9.9的在线培训,做pr还可以。因为你可以用自己品牌做背书,让一些认可你的人来买单,但对这些用户(听课者)来说,又能得到什么呢?仅仅是为了用户(听课者)获得更多资讯或花钱听你做广告吗?
搞在线的9.9元一个小时的客户,真的能把一个问题,哪怕一个词语解释清楚吗?能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等解说清楚吗?并根据你的问题来让用户建立自己的方法论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型吗?显然不能。既然不能,老王搞这样的活动,对用户(听课者)来说,又有什么价值呢?如果对用户,没有价值,就放弃吧。所以,老王果断停止。
老王一直在反思,如果你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对用户没有价值,就要果断放弃。不然既伤害了用户,也损害了你的个人品牌或公司品牌。
老王反思了自己,认为自己这样做不好,不能真正的为用户带来价值。但老王想,是不是别人搞得更好呢?老王就通过付费听了听别人的在线课程。
老王在业余时间段,付费了3个人的课程,感觉这不是在听课,是在浪费老王的时间,对老王来说,一丁点的价值都没有。就是花钱听别人吹牛、听别人做广告、做pr,或者说听的就是被演讲者演讲错的二手知识,换种说法就是一些资讯而已。
之后,老王开始考虑,既然有些课程没有用,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追捧呢?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的人愿意花钱、花时间来听课呢?
这些问题,老王先不回答,还是让用户自己回答为好。
老王认为,真的课程,就像哲学一样,必须要回答一个问题,并把该问题的边界搞清楚。否则就不是讲课,是在吹牛。
就像解决某一个问题,首先你必须要回答这个问题“是什么”,以及问题的边界;其次回答这个问题“为什么”,也就是这个问题产生的条件和场景;最后,回答这个问题“怎么样”,就是在哪些场景下才可以用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解决其他同类问题、如何解决等等。如果你培训的内容,不具备这些,说明你讲的内容没有价值,不能为用户所用,就是一些资讯的收集与传播而已!
有些线上课程或许是他们分析自己的经验、自认为技巧性的解决方案,来让别人学习和运用。可是,老王不这样认为。老王认为,你的成功别人是无法复制的。你成功的经验或高层的技巧,对别人来说很可能是错误的。因为市场变了、人变了、环境变了,场景也在跟着变,那些通过经验总结的解决方案,根本就不能解决问题。
真正的问题解决者,应该给你是一个方法论,不管是市场还是人、还是环境变了,都可以灵活自如的衡量、评估、分析、解决问题,这样的思维方式才是对的。如果你不具备这样的思维方式,请不要误导你的用户。别忘记了,你的用户,是你个人品牌的背书。
就像翟鸿燊、陈安之之流,就是骗子。老王专门分析了这些所谓骗子大师,他们讲课的套路就是不断在重复自己的理论。对翟鸿燊来说,就是不到30句话,不但地重复,搞得很多脑残的人都相信了,并请为座上宾。老王想说,因为这些人没有思维,缺少对问题的理性思考和分析,碰到问题就乱投医,最后时间浪费了,钱也花了,真tmd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对此,老王一直在思考到底如何学习?
老王认为,真正的学习应该是:
1、先专业本位思想。必须把你所在的专业搞清楚、搞明白,可以灵活运营的来解决问题。
2、跳出专业本位的界限,以实践为主,在问题的背后找到解决问题的深层次的思维方式,并把这些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运用到工作中来。
3、把你形成的思想或思维方式内化下来,可以灵活的解决你面临的各种问题。如果你找到了另外新的解决方法或思维方式,可以替换你原来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方式。
任何学习的课程,都要给用户启发,让用户真正学习到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不然,你的课程,就是忽悠,就是假二手知识的传播,或一些无聊的资讯在传播。
老王说说自己的学习模型,老王自己的学习模式就是9个字,那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也是哲学回答问题的方式。不管碰到什么问题,如果不能用这9个字来回答的话,基本上都不是真正的知识。
老王今天的问题,不是在黑别人,而是在说自己、反思自己。老王说这些,希望对老王自媒体用户有所思考、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