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丘人厕所的前世和今生


世上对解决大小便的地方有很多叫法,不知再高档的地方,就本地而言,现在时尚的叫作洗手间,再往前叫卫生间,再往前叫便池、厕所、茅厕等等。可乡下农村却普遍叫它茅圊。茅圊,既是农村人方便的地方,也是积肥的场所,是人类生活须臾不能离开的地儿。从小到大读过的书上,从没见过这样叫厕所的,只听过有叫茅房的,所以很多人只听过人说,没见过人写。前些年,我总以为是灵邱人的话太土,以讹传讹,一定没有这两个字,也许是茅池的传讹。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了茅圊这个词,才知灵邱人叫的并不错,而且相当精确。茅是简陋的房子,茅草屋顶的房子嘛,圊则是存放粪便的地方,两个字合起来,正是普通话中的厕所。中国的南方常下雨,所以得有个房顶,而历史上也是南方的读书人多,故书上只有茅房,却没有茅圊。我们北方多是没有顶子的厕所,只要有四堵墙遮住身体最少遮住屁股就行,故没必要叫什么茅房,可我们的文化人少,也就不见小说或课本中有茅圊这个词,这对我们北方人是不公平的。现在我们要正本清源,要理直气壮地在各种场合使用茅圊这个词。要是到了大饭店,他们服务员不知茅圊是什么,你可以耐心地给他解释:世上是先有茅圊才有洗手间!不过,现在的洗手间已经没有了积肥的功能,故而也就不再是茅圊了。与时俱进、入乡随俗吧,咱回了灵邱再这么叫。
与茅圊有关连的词还有一个就是茅圊档。茅圊是一个大大的坑,人总不能蹲在边上就解决吧,那样会容易掉进粪坑,所以人们就在粪坑上架上木头或条石,两根木头或条石之间不远不近,恰好蹲在上边能叉开双腿,这木头或条石就叫茅圊档。农村中流传着许许多多没有茅圊档造成这样那样后果的故事,那些年人们穷啊,找那么点木头难哪,更不要说条石了。不过这已是另一个主题了,在这儿就不多啰嗦了。还有一个歇后语也是与茅圊有关的,那就是“茅圊的石头——又臭又硬。”茅圊的四周是用石头砌起来的,常年被粪浸泡着,能不臭吗?所以人们就用这种石头形容那种常常害人又屡教不改的人,倒是恰如其分。

我是灵丘人,我赞!
我也是灵丘人我也叫茅圊
老西儿就是地道的灵丘人
灵丘的茅圊上今日头条了,不错。俺也是灵丘的
路过的灵丘人,顶起来。
东南南更叫茅箐
让世人看看咱灵丘人也有文化人。
我是东河南村的,就叫芧圊
呵呵!我就是灵丘县的帅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