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网最新报道,在万得资讯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中,2016年共786家公司从事了投资理财活动,购买理财产品所涉及的资金合计8139亿元,比2015年增加48%。
具体来看,2016年购买理财产品涉及资金超过100亿元的公司有6家;20亿元至100亿元的有87家;10亿元至20亿元的公司有124家;1亿元至10亿元的有599家;1亿元以下的有94家。
对比2015年数据,购买理财产品涉及资金超过100亿元的公司有6家;20亿元至100亿元的有44家;10亿元至20亿元的公司有100家;1亿元至10亿元的有383家;1亿元以下的有95家。
从对比数据可以看出,上下两端的公司数量变化不大,增加比较多的是中间部分,即1亿元至100亿元的公司,其中1亿元至10亿元的公司占比最大,这表明大多数公司用于理财的资金规模并不是很大。
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不断增加,表明其闲置资金越来越多。一般情况下,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总会有资金在某段时间处于闲置状态,在收益较好时企业会将此资金用于理财。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其用于理财的资金不会太多。但上市公司与普通企业相比有较大的区别是能够发行股票进行融资,而且数额通常较大。
但是,也有专家建议称,上市公司将闲置资金用于理财获取更大收益是其正常经营行为,一般情况下并无不妥。不过,若是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热衷于理财产品,则可能从整体上影响上市公司投资实业的积极性,不利于实业经济的发展。对此,监管部门正进行更加严格的把控,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资本脱虚向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