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少年“职高”毕业了,可找工作让老师们犯愁


为帮助智障孩子掌握基本的工作技能,去年9月,越城区育才学校首次尝试推出职高班,经过近一年的培训,首届职高班的孩子们毕业在即,然而却面临找不到工作的窘境。
越城区育才学校主要招收中轻度的智障儿童,学制9年。“很多孩子毕业后都不愿离开学校。”育才学校校长钟小平介绍,经过小学、初中9年学习后,这些孩子平均年龄只有十六七岁,却既没有学可上,也没有地方可以工作,很多孩子最后只能回到家里“关”起来,或去了政府购买服务的庇护中心“养”起来。
为了解决特殊儿童毕业后的出路问题,学校期望通过职业技能训练使一部分孩子毕业后能够胜任一些简单的工作。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2016年9月,越城区育才学校开始了借助社会力量进行职业培训的尝试,开出了首期“职高班”,学制1年。
职高班的孩子并不多,一共7个人,其中4个是应届生,还有3个是从初中班遴选出来的“跳级生”。
综合考虑了孩子们身体的实际情况,以及社会上的职业需求情况,职高班里的第一门技能课是卫生保洁。校方请来大型保洁公司的专业工作人员,指导孩子们拖地、擦玻璃,从事简单的保洁工作。
今年,学校又与绍兴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分院合作,指导孩子洗车,每周半天课。“通过学习,孩子们基本上都能认识各种洗车工具,会使用喷枪,会擦洗汽车了。”钟小平对孩子们的进步很骄傲。
在钟小平看来,尽管反应慢一点,沟通能力也较弱,但经过一年的学习,孩子们能胜任基本的卫生保洁、洗车工作。可令人困扰的是,6月底,4名应届生就该毕业了,尽管多方联络,孩子们的工作却依然没有着落。
钟小平呼吁,希望有企业愿意给孩子们一个工作的机会,帮助他们融入社会。据他介绍,此前育才学校曾有部分孩子毕业后进入绍兴的酒店或咖啡厅从事收拾餐具、折叠毛巾等工作,“干得非常好,人也变得阳光、开朗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