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山区是绍兴市区最后一片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了,有良好的空气、水资源,森林绿化率。那如何保护和发展了,本人愚见:
第一、禁止污染企业、化工企业、垃圾处理厂、建材长等有污染的企业在三镇设厂,已有的厂或企业逐步搬迁。甚至禁止工业企业入住。
第二、禁止在上诉地区扩大开发和建设,禁止新增加土地、林地、溪流等等破坏建设。
第三、鼓励以退休的优秀教师、以退休的优秀医务人员去山区服务,可以在退休的前提下,继续给余在职工资。(双倍工资、双倍福利。60~70岁身心健康的)。努力要求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新义务人员去上诉地区实习两年。既可以给绍兴地区培养好医生、好教师。(有老人带,又能给山区带去生机)
第四、禁止上述地区户口迁入,合理规划,消除空心村。允许上诉地区的老百姓有一处住房。(改建也好、扩建也好、制定一个标准每人多少或每户口多少)。多余的小产权房以建设成本政府回收,在有条件的地区、在保护村落原有形态的前提下,政府拆迁修一批新公寓,用以出租。鼓励退休人员去山区养老。
第五、严格保护小舜江源头水源地、合理设置几处供市民郊游、休息的地方。不用建设,原生态最好。就规定地方,设置些垃圾筒等卫生设施。
第六、严格控制私家车辆进入(王坛、稽东),在平水设置进山旅游车辆管理中心。原居民控制一户一辆车,限制徘量。
第七、鼓励王坛、稽东、平水部分(副城以外)发展绿色、有机蔬菜、逐步减少上诉地区农药使用量。
第八、在副城设置上述地区管理办。
这些意见不错,但是作为三镇的老百姓牺牲是不是太大了啊
三地给了柯桥区,那是羊入虎口啊。这三地占全柯桥区总面积的1半以上,主要作用就是增加柯桥区的建设用地面积的, 当然这个建筑面积是给柯桥,华舍,齐贤等地的。
南三镇发展养老服务业,绿色有机品,旅游业,苗木果园种植业,手工艺术品制作业,传统食品加工业。
花卉园林、
前期政府适当补助老百姓,5~10年后有品牌优势了,就不用人扶持了,甚至可以把小舜江自来水收入划给南三镇做发展本金。
没有看见发展养老业、绿色有机食品、生态旅游、、农家乐等等。如果真有困难,在可以适当财政补贴,
果然是愚见
四个字,脑西搭老,直接把我们都赶出去好了
全部迁到城区,留一块净土
首先,把唐家岙过去点那个山坳里的水泥厂关了,水泥行业属于产能过剩产业,而且有污染,每天一大早从平水大道走过都看见冒白眼,到半空一看变成雾霾一样的黄褐色,这样的厂不知道是怎么引进的,与平水的定位不符
其次,把那几个采石场关掉,搞旅游啊,你这一个个采石场弄的上山就像长了牛皮藓一样,人家看青山绿水来的,你这些采石场太有碍观瞻,而且会引起水土流失方面的问题
再有,超载工程车需要抓一下了,路开破了,而且搞的尘土飞扬
这块地,有钱人一定会来要的
妈的,老子也是山区的。也是想山区好。
难道市区里的人是人南部山区的人不是人吗?没有企业怎么让人生存 楼主说的简直是在做梦
山区的人没钱怎么过日子,还不如脱离柯桥和绍兴,自己发展产业。你们喝水管山区什么事
从明天由楼主给南部山区居民每人每月发10000元生活,从此开始南部居民可以享清福。
傻逼楼主,异想天开。干嘛不控制市区的车辆,还原居民一户一车,限制排量!
楼主脑靠伤!
神仙,我选你做区长!!!
这三个镇也不到10万人,建议柯桥区政府搬迁三镇的所有人口,统一安置到柯北,或者镜湖,增加人口集聚,保护绍兴南部的山水环境。
最重要的是把那个垃圾处理场不要提到议程上来。一方净土不一定要靠工业企业才能够养活人的。如果发展生态农业,发展旅游业也是能够的。
其实南三镇一直是在被柯桥的发展在利用,没有南三镇的土地指标,柯桥这么多的房子怎么建造,如果南三镇独立的话,因为土地多,早就很好了,卖地谁不会卖。
你想把那里的人往绝路上逼
南部山区的人们够苦的了
今天突然发现王坛镇。是绍兴地区(3区。2市1县)的中心位置。也是越城区到嵊州新昌的必经之路 。
还是实际点想想怎么样把住在高山上的困难户搬迁到山下来。住山上都是年龄大的老人,太不方便了
建议把规划中的地铁1号线延伸到平水,其实也就几公里路。平水一旦通地铁,其居住的优势将大大显现,地价有较大的升值空间,在山区建成名副其实的别墅群,通过住宅带动三产,会有效提升南部山区的经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