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微软如何将Surface变成Mac?

10月初,微软的一场发布会鲜有地抓住了媒体和用户的注意力。既可以当笔记本也可以当平板用的surfacebook是这次的主角。
今天,surface所创造的“触控平板+pc”成为探索平板和pc未来的概念。联想的ideapad系列、戴尔的xps12和惠普的
spectrex2都是这个概念的效仿者。甚至连苹果为ipadpro准备的大屏幕、手写笔和支架保护套,看上去都有surface的影子。
这是软件起家的微软公司历史上第一次推出了引导潮流的硬件产品。但三年前,微软首次推出surface的时候,很少有人会这么想。
为什么会有surface?轻松赚钱的日子结束了
在2012年初,微软的windows部门主管史提芬·辛诺夫斯基在台上演示了第一代surface产品:surfacepro,以及另外一款
surfacert,两者都搭载windows8的操作系统和10.6英寸屏幕,内置了自家的最新版本office应用。
当时,没有人觉得这是一款代表了未来的电子产品,更多像是微软的一次疯狂赌注。
微软2012年6月发布了第一代的surfacert
这是一款可以办公使用,又可以像ipad那样娱乐看片用的平板+pc。而在做产品演示时,辛诺夫斯基手上的surface
还顺利死机,让这个赌注增加了几分不靠谱的感觉。
surface的出现让pc厂商们不满。宏碁的副总裁oliverahrens在surface
发布后不久就站出来指责微软,直言这款产品不会成功。时任宏碁的ceo的蒋凡可·兰奇还曾表示,“我们曾经让微软慎重考虑surface的开发”。
对于pc厂商们来说,微软发布surface无异于是一次背叛,背叛了双方数十年来的合作关系。
1990年代,微软用windows系统统一了个人电脑用户的屏幕,mac被挤到市场的边缘,苹果一度面临破产。
伴随windows的普及,微软建立了一个高效率的生意:从pc厂商们卖出的每一台windows
电脑抽取一部分收入。在这个模式之下,微软只需专注于windows系统的开发,至于pc市场内部的斗争,不论谁是赢家,都得为windows付钱。
windows和office在之后的十多年内都成了微软最赚钱的生意,每个季度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收入。微软公司市值也在2000年突破了6600
亿美元的惊人数字,这个数字直到11年后才被苹果以7000亿打破。
这样的好光景持续到了2010年。在2010年之后,pc市场的饱和和走下坡。一方面,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他们逐渐取代pc
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个人电脑”。另一方面,乔布斯在苹果主导的mac、特别是2010年走向成熟的macbookair依靠设计和一年一次的系统升级甩开了
pc竞争对手。相比之下,微软每隔三年才能推出一代windows。
市场的长期下滑直接导致了戴尔和惠普转型,这两家公司各自通过十余次并购从卖pc转而为企业提供服务。剩下的公司也基本都开始推出越来越多的android
产品,不管是手机、还是平板。
在这个过程中windows的收入也一年少过一年,比尔·盖茨一手创造的轻松赚钱方式已经成为过去。微软需要为windows
找到一个新的收入来源,而卖软件、硬件都自己控制的高端未来pc,获取更多利润看上去是个可行的点子。
surface第一代产品,连同windows8一起失败了
于是surface一开始就被赋予了特殊的使命,“让windows8变成实物”。这话出自surface的设计师ralfgroene
之口,在加入微软前groene曾为两大知名设计事务所ideo和frog供职。
为了能把surface卖得更好,微软做了一系列的努力。比如在苹果店隔壁开设微软零售店,让消费者可以更容易地接触到surface;为了让
surfacert能和ipad拥有同样的续航时间,微软还专门推出了能够在arm处理上运行的windowsrt系统。
surface是一个希望同时满足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需求的全能电脑,忠实反映了windows8的定位。
在微软规划的未来里,windows是所有计算设备的中心,包括手机、平板、pc在内的任何设备都应该使用windows系统。满眼方块的metro
界面也是为了能让平板和pc可以在同一套界面下工作,微软还收购了使用windows系统的诺基亚手机业务。
“我喜欢我们对于windows8的努力,这是一场豪赌。”时任微软ceo的鲍尔默也如此承认到,但鲍尔默赌输了。
对于一款操作系统来说,同时兼顾平板和手机实在是太难了。windows8因为混乱的操作逻辑和数量有限的应用,成了一次堪比windowsvista
的失败。surfacert的销售是如此之差,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让微软损失了9亿美元。
surface第一代产品的失败结局,也印证了这么一个事实,微软这个软件巨头,对于消费级市场其实并没有什么号召力。
这次失败影响的不仅是微软的pc软硬件,还威胁了微软利润最为丰厚的业务office。在iphone和android
攫取九成手机市场的环境下,office坚守着市场份额不值一提的windowsphone和surface,彻底错过了移动时代。
windows8发布3个月后,windows业务负责人辛诺夫斯基离职、鲍尔默也在不到一年后宣布退休。
重新出发,只为办公准备的surface
2014年2月,萨提亚·纳德拉(satyanadella)接任微软的ceo。这位先后负责互联网服务、office
和云计算的微软老兵将互联网服务和移动作为微软的优先业务。
纳德拉上任不到2个月,office业务营销总经理朱莉亚·怀特(juliawhite)亲自拿着一款ipadair上台演示了officefor
ipad。第一款触屏office软件为ipad而非surface开发。
任何互联网服务成功的基本前提必然是支持了足够多的终端设备。纳德拉做了取舍,让更多计算机用上office,要远比卖出更多的windows
平板来得重要。
office在ipad上发布一周时间便被下载1200万次。数月后,iphone和android手机也用上了office。
重心转移必然会有牺牲者。带着2万多诺基亚员工加入微软的前诺基亚ceo
埃洛普,在两轮裁员中几乎失去了所有下属,而他自己也和其它来自诺基亚的高管一并离开了微软。
不过,surface却在纳德拉时代的微软找到了自己的存在价值——作为一台专注的办公电脑。
2014年5月,微软发布了surface的第三代产品surfacepro3。这一次,surface的设计团队不再纠结10
英寸以上的屏幕对于平板来说是不是太大了,直接在surfacepro3上用了一块更大的12英寸屏幕;同时在屏幕比例上从过去的16:9
换成了更适合阅读文档和图表的3:2。
为了这块更适合工作的大号屏幕,surfacepro3正面尺寸要比同时期发布的ipadair2大43%。更大、更重、续航时间更短的
surfacepro3更接近笔记本电脑而非适合端着用的平板。
同时,微软也砍掉了更适合作为消费使用的8英寸版本和更surfacert产品线,专注于大号的surfacepro。
surfacepro的硬件改变也带来了不错的反响。surfacepro3推出后的那个季度里,整个surface系列的销售额达到9.08
亿美元,同比增长117%。
而这个成绩,还是在ipad和android平板电脑销售量普遍下滑的市场大环境中的表现。一时间,办公用的平板电脑,成了厂商探索平板电脑乃至pc
未来的新方向。
但微软能做好自己的mac吗?
今天的surface不再是微软推广windows和office的载体。它是一个从软到硬都由微软控制的产品,像苹果的mac
一样专注于高端办公市场。surface带来的收入将在pc市场见不到起色的未来,成为驱动windows继续前进的动力。
如果说微软在surfacepro3上确定了要把它做成一台笔记本电脑的话,那么surfacebook则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surface
book使用了一块13.5英寸的3000x2000分辨率的屏幕、内建最新的英特尔skylake处理器。
在离开键盘之后,surfacebook内置的电池只能驱动3小时,从一开始就是一款为连着键盘使用而设计的产品。surfacebook
这名字也说明了这一点,它首先是一款笔记本电脑,平板触控的功能只是偶尔用一下而已。
surface更彻底地变成了pc之后,surfacebook的竞争对手变成了macbook家族,而非此前的ipad。
考虑到今天macbook为苹果带来的利润已经超过所有pc厂商之合,复制一个这样的生意看上去不是个坏点子。
iphone、mac的利润对比同类其它所有竞争对手之合
多年来,相当一部分重视办公工具的用户都转向了苹果。每年google的开发者大会基本只能看到macbookair和
pro。而美国的科技产品发布会,台下记者手上的电脑也都闪着白色的缺口苹果。
卖好surface,意味着微软得吸引已经转向mac的用户,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考虑到成立40年来,微软除了xbox
以外并没有多少面向个人销售的经验——windows不管有多少人用,绝大部分都是微软批量卖给pc厂商,再由它们预装在新出厂的电脑上。
最近的销售表现也印证了surface的前景未卜。上周五公布的财务数据显示微软今年7-9月通过surface获得的收入比去年同期少了
1/4。
通过surface,微软有了自己的mac。现在的问题是,它能卖好么?
来源:好奇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