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新闻网讯(本网记者 周慧)最近,不少九江市民发现,街头莫名冒出很多“扫码送礼品”的小摊,摊上摆满了各种暖手宝、饼干、牛奶、锅、食用油,还有工作人员不断地招呼大家过去扫码,说是只要拿起手机扫一下他们的二维码,就能任选一件礼品带走。不少人都觉得天上掉馅饼啦!但又有市民担心自己的个人信息会被泄露,到底街头扫码送礼品是天上的“馅饼”,还是脚下的“陷阱”呢?这让市民们一时间真真假假难以分辨,12月8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借贷宝”在街头宣传 部分市民质疑
“12月7日,我朋友说,她在长虹立交桥附近领了一个暖手宝,还是免费的。我想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事情,原来是要登记姓名、手机号和身份证号码的,再通过视频认证就可以免费领取。”家住三里街附近的陈女士告诉记者,知道朋友注册了“借贷宝”后,她担心朋友的个人信息会被透露。
而与此同时,另一条信息开始在微信朋友圈里不断传播,说“借贷宝”是一种诈骗方式,几个骗子让60岁以下、18岁以上的市民拿着身份证、手机号码,录个视频就可以领礼品。“这是新诈骗,他们会用你的身份证及视频来开个借贷宝账号进行贷款,注意防范……”
12月8日下午,市民何女士向记者反映称,在浔阳区大中大附近有人摆摊推荐注册“借贷宝”。“这个‘借贷宝’是什么?怎么可以这么随意在街头摆摊,他们在现场免费送牛奶、饼干,还有很多人都在参与,这样他们不就收集到很多市民的个人信息吗?”对于街边注册“借贷宝”的摊位,何女士提出了质疑。
街头注册免费领礼品 市民扎堆参与
12月8日晚,根据市民提供的信息,记者在大中大附近找到一个推荐注册“借贷宝”的摊位。
在现场,记者看到有两人在摊位上不时地向路过行人推荐下载借贷宝,周围围满了市民。有的市民一听要身份证号码和手机号,纷纷表示“担心安全而不敢轻易冒险”。路过的市民周女士说:“街边这种二维码还是不要随便扫,这些玩具最多就值十几元,万一透露了手机里存的银行卡信息实在划不来。”
而有部分市民冲着礼品,一步步按工作人员的要求扫码注册。路过此处的一位男士表示想要注册时,摊位上的一名男工作人员立即上前登记了他的姓名、手机号码和身份证号码。而另一名工作人员则通过手机,对这名男子进行视频认证,在确定个人信息准确无误后,工作人员将一暖手宝发给已成功注册的男子。
看到有人成功领走了礼品后,路过的市民又围了过来。记者看到,在摊位旁边摆放着不少装锅、暖手宝的空纸箱,看来,注册的市民还真不少。
活动方:“扫码送礼”活动吸引市民注册 获得推广佣金
“借贷宝”到底是什么?记者查阅得知,“借贷宝”是熟人间单向匿名借贷模式(即借款人实名、出借人匿名),通过互联网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机制,实现金融交易。
记者从手机上下载了这款借贷宝的APP,打开后,发现注册时需要输入一个邀请码,输入邀请码后,再填写真实姓名、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等进行注册。注册后,还要做眨眼睛、点头等动作来视频“刷脸”,这一切完成后才算注册成功。
12月9日,记者联系到 “借贷宝”九江地区的一位代理人占先生。据占先生介绍,借贷宝是一款手机APP软件,目前正在搞活动,新注册用户在输入推荐码后,推荐人可以获得一定的资金回报,而摆摊推荐的回报是他们在活动中的盈利手段。
“我们负责推广工作,如果将这个邀请码发给市民,市民在我们摊位上注册了,我们就可以得到40元钱。”占先生说,市民扫描二维码并完成注册后,现场工作人员一般能得到40元钱,而从批发市场买来的礼品在20元左右,这样每推广一个市民注册成功,工作人员就能挣到20元钱左右。“如果每天能推广到上百个市民,我们就能赚这中间的推广佣金。”
警方提醒:街头扫码需谨慎
为此,记者从浔阳区公安分局了解到,目前很多在街边利用小礼品吸引消费者扫码关注的,不少市民感觉可以得到免费实用的小礼品很划算。但这种在街头扫码,输入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码的行为,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有些市民经常会收到来路不明的骚扰短信,这可能就是日常生活中不经意泄漏了个人信息。”民警建议,不要贪图小礼品扫描那些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为自己带来未知的高风险。
市民围在“借贷宝”摊位前扫码
变相传销,先进去的得钱,后面的人要亏大了
借贷宝知道你的个人信息和取款密码之后,随时可以复制一张一模一样的卡,你存的钱也会在他那张卡里,之前我注册了蛮多这种类似有奖励的软件,后来卡里的钱被异地取走了,报警都没用,还好只是5000
最讨厌搞这种“扫码送礼品”的活动,全是骗子!
警察叔叔可以先抓几个,先拷问拷问,我还不相信我天朝的警察搞不定这几个毛人
都是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