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软件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安防行业发展将近40年,起源于安防应用,壮大于安防产品制造,纵观市场,视频监控、防盗报警、楼宇对讲等研件设备一直占据主要市场份额,而重视硬件轻视软件的现象长久存在,大家对安防软件的接触和认识,也是在近几年随着大型城市联网系统建设才不断加深,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即使政府给出了大量的补贴和扶持,安防软件企业也一直处于疲软的状态。但是随着安防市场走向ip化和智能化后,软件商在行业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在政府扶持和市场推动的双重作用下,一些独立的第三方软件产品和管理平台开发商逐渐摆脱了硬件的附属品形象,安防软件的地位在安防行业逐步提升。安防系统项目逐渐从过去主要依靠硬件设备获取利润的模式向依靠软件服务来获取利润的模式转变。如果用“市场冬天到来”来形容目前的安防硬件市场,恰恰相反,安防软件市场似乎已是春天到来。
一、安防软件发展历程
2006年之前,安防软件商处于起步阶段。
安防产业并没有软件服务商的概念,那个时候,大家都是自己研发小软件,然后搭上硬件设备的顺风车往外销售,这时候的安防软件完全处于硬件产品的附属地位。2007年,国外的专业软件商开始进入中国,开始有了面向行业、特种市场例如生物识别、智能楼宇、工业监控等比较专业的软件产品。
2010年到现在,是安防软件市场飞速发展的阶段。
软件市场的发展,有一个重要的契机,那就是智慧城市、平安城市的建设和视频分析与大数据技术的逐步应用。平安城市是一个大型、综合性非常强的管理系统,不仅需要满足治安管理、城市管理、交通管理、应急指挥等需求,而且还要兼顾灾难事故预警、安全生产监控等方面对图像监控的需求,同时还要考虑报警、出入口控制、gis地理信息系统、gps、远程可视图像等配套系统的集成以及与广播系统的联动,各种刑侦实用系统的应用。由于平安城市的建设有着庞大的规模和复杂的结构,因而这类项目对软件的要求更苛刻,再也不是某家企业小打小闹的软件开发所能应付的,因而就催生出了一批真正有实力的软件企业。
同时,由于安防硬件市场的逐渐发展,曾经有的技术壁垒也被打破,硬件产品的同质化日益严重,硬件厂商已经很难单凭硬件形成强大的竞争力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更好的软件系统,将成为企业新的竞争壁垒。再加上安防行业的发展逐渐网络化、it化、智能化。庞大的系统和海量数据传输与存储对软件提出了更高更大的需求。因此,市场逐渐开始重视软件本身,很多有实力的公司,譬如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天地伟业等安防巨头利用其雄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纷纷加大对软件研发的投入,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2015年(第14届)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排行榜,在豪强林立的软件业务中,安防行业占据了五席,海康威视位居第8名,大华股份排在第15名,星网锐捷、易华录、天地伟业分别排在第第50名、第78名和第85名。安防大佬的动作具有市场风向标的作用,从他们对软件的重视,可以反映出当时市场对软件的热衷。
二、安防软件技术标准状况
相对于几年前,安防软件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
从功能上看,几乎所有软件平台都已经具备了视频监控操作、设备管理、gis/电子地图等的基础功能,具备较好的兼容性,可支持多种主流品牌的前端设备接入。
在标准遵从方面,支持业界成熟标准已经成为基本要求,无论是onvif还是gb/t28181,几乎所有平台都以此作为平台兼容前端以及不同品牌平台互通的主要方式。从平台性能和支持规格上看,基本都能够支持较大规模的组网,在参加评测的厂商中,基本都支持或者宣称支持上万路规模的组网,尽管实际上可能这样的实际应用很少或并不存在。
最重要的是,安防软件平台的战略价值已经得到了包括用户、工程商、厂商在内的所有产业参与者的认可,不论企业是否将平台软件作为自己的主要销售产品,都无一另外的将其作为重中之重,投入大量资源加以研发,行业内平台产品的丰富度和成熟度都有了很大提升。
三、安防软件市场概况
增幅明显前景不容小觑
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以“平安城市”为中心的政府安防工程建设加速发展,伴随着安防软件市场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一方面,“平安城市”系统规模越来越大,建立视频安防监控大联网共享平台显得尤为迫切;另一方面,“平安城市”共享平台相关业务及管理需求越来越复杂,视频监控、防盗报警、门禁控制、消防、交通管控、警综指挥、三台合一、gis地图研判等子系统纷纷集成到平台中,安防产业链的分工越来越细。在这样的背景下,软件在整个系统中的地位日趋重要,软件产品也已经由简单的编程加工,即传统的通用平台软件发展至现在的综合解决方案。
随着进入“十三五”,安防ip化深入发展,安防行业发展重心也类似it行业,开始由以硬件为主逐渐向以软件为主转变,尤其是2015年国务院九部门出台《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目标,实现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集约化、联网规范化、应用智能化,建设与完善公安视频图像信息综合应用平台,与之配套的《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28181)新的版本也已经在今年6月份正式实施。无论是政策上还是市场方面对安防软件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以视频监控为核心的综合管理平台软件正逐渐成为安防软件市场的核心。
纵观整个中国软件市场近几年的市场表现数据,更加确信了安防行业软件市场春天的到来。在市场需求带动下,近两年安防软件市场有明显的扩张,国内市场年增长率高达30%以上。
据imsresearch的调研报告预测,未来五年内,国内安防软件市场需求仍将会以30%-50%的速度递增。以ihs发布《2017年ihsmarkit全球视频监控设备市场研究报告》为例,报告中公布了2016年全球视频监控市场及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排名。国内一知名安防企业在vms(即视频监控管理平台)国内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全球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三,足可以证明国内视频监控管理软件平台市场潜力巨大。
特别是2016年,软件市场的表现非常喜人,国内软件企业100强排名中,华为以1786亿元的软件业务收入位居榜首;其中,安防类企业就占据了10名左右,其中排名20的海康威视软件收入达到320多亿,排名第24的浙江大华软件收入达到130多亿,还有银江股份、天地伟业等等,软件收入也都在数亿乃至10亿元以上。
以上所统计的软件收入,包括嵌入式软件和独立运行的安防软件两部分。除了独立运行的安防软件,主要包还含了嵌入式软件,比如一台高清网络摄像机、一台抓拍相机、一台nvr设备,其中就包含了硬件和嵌入式软件。在当今智能化时代,不包含嵌入式软件的电子类设备已经很少了,即便是一片集成电路,其中也包含了软件。由于政府对软件企业和软件产品收入有税收上的优惠政策,高新企业申报也需要一定比例的软件收入,因此各个企业在统计上报软件收入时,也自然有泛软件化的倾向。不管怎样,从安防企业在中国软件企业100强排名情况来看,安防软件市场的空间和潜力都是巨大的。
对于独立运行的安防软件的市场收入,目前好像还没有一个比较准确的统计数据。但在安防系统建设项目中,独立运行的安防软件投资占比一般在5%~10%之间,由此可见,独立安防软件的市场也是不容小觑。如一个投资额3000万的安防项目,安防软件一般在150万到300万之间,按照2015年全国成规模的视频监控市场2000亿人民币计算,安防软件市场规模大概在100亿到200亿左右。
四、安防软件市场发展特点
主流优势明显应用有待分化
(一)视频监控管理和应用类软件一家独大,超过90%以上份额
由于视频监控不仅应用于常规的安全防范,且已经成为智慧城市、物联网、企业信息化管理、园区信息化管理、物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信息采集和应用系统。随着视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在一般应用场合中还兼具了防入侵事件监测(如运动目标识别、越界拌线等行为分析)和人员身份甄别(如“刷脸”)功能,视频监控几乎成为安防技术系统的代名词。传统的防入侵探测、ic卡门禁、电子巡更等技术的应用必须和视频监控进行关联整合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安防软件的发展主要还是视频监控类软件的发展,当然这一现象和趋势早在2010年就开始了,随着高清监控、智能监控技术的发展,目前这一现象更加明显。
(二)主流安防厂商占据大部分市场,第三方独立安防软件企业几无立身之地
在2009年之前,各大安防设备厂商还没有对安防软件引起足够重视,随着“平台是核心”的理念逐渐被认识,2010年开始各家大规模组建软件团队,至2012年开始进军安防软件市场,各自依靠自身强大的销售网络、市场覆盖能力和软硬件捆绑销售策略,占据了绝大多数市场份额。特别是捆绑销售策略,各大主流厂商之间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一方面希望平台软件能够成为限制其他厂商的撒手锏,不惜代价取得平台的控制权,另一方面通过买硬件免费送软件(或超低价格销售)的捆绑策略给用户和中间商让利,掀起了安防软件市场的非理性化、非正常竞争。
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讲,由于担心第三方软件与设备的对接和兼容性,容易引起技术摩擦和扯皮推诿,避免承担不必要的技术风险,所以也只能选用设备厂商配套的平台软件。
另外,由于第三方独立安防软件企业一般都是小微企业,一方面没有资金实力和市场资源与主流设备厂商竞争,另一方面因为业务单一,软件是其几乎唯一的业务收入,在价格上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因此也就不具备竞争能力。很多优秀的第三方软件厂商要么偃旗息鼓,要么被迫转型,绝大部分已淡出主流市场竞争,仅仅有极少数企业倚赖一些老客户或在部分相对封闭的非主流行业市场勉强维持着。
(三)软件分层架构和分行业个性化应用市场逐步成型,市场有等进一步分化
安防软件按照技术和功能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别:基础平台类、存储管理类、跨域互联互通类、视频应用类。
原来这些不同技术和功能层面的软件都集中在一套平台上实现,没有很好地分层设计,平台显得非常臃肿,耦合度太高,导致系统的开放性、使用方便性和可升级扩展性都很差。特别是面对个性化需求开发时,牵一发而动全身,往往因为一个小小的改动导致平台运行异常。
目前视频应用层软件已经开始从基础平台中分离出来,在实际项目中,如宁波市轨道交通公安监控系统、杭州市公安视频监控系统等都已经采用这种模式。这些项目中独立开发的应用平台通过调用基础平台的数据、媒体和控制接口独立运行,为用户提供诸如在线/离线电子地图、三维沙盘、视频追踪、安保预案、图像分析处理等个性化的应用功能和操作界面,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不断完善、优化,不影响基础系统的运行,通过近一年时间的检验,运行和使用情况都很不错。
视频存储管理软件也逐渐开始从基础平台剥离出来,随着监控高清化和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视频存储在系统中的重要性和地位也越来越高,且将成为视频监控系统的核心,传统的基础平台自带的存储管理能力已经无法满足超大规模高清视频存储和新技术背景下的要求。特别是在云架构技术的视频存储,其技术实现难度和重要性已经远远超越了基础平台。
(四)安防大数据管理和应用出现迸发趋势
安防系统中除了视频信息之外,还包括报警数据、图像识别数据(如卡口抓拍数据)等信息,系统规模越来越大,数据量也越来越大,一个二线城市每天的卡口和电子警察抓拍数据大约在上千万条左右。如此大规模的数据,如何存储、管理和更好地挖掘应用已经成为城市管理者——特别是公共安全管理部门非常关注的问题,说平台必谈大数据俨然已成行业规则。
五、安防软件企业布局
参与安防软件市场的企业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主流安防设备厂商,这类厂商严格意义上来说不属于真正的软件企业,他们主要依靠自身强大的销售网络、市场覆盖能力和软硬件捆绑销售策略,这类厂商占据了绝大多数市场份额。
另一类则是第三方独立安防软件企业,这类企业主要依靠自身的技术实力和运营能力等来获得市场份额,且体型较小。目前软件市场占据较大额的代表企业还是主流安防厂商:
(一)主流安防厂商:主导软件市场带来了激烈的竞争
近几年,安放软件开始被重视,一些大型的安防设备制造企业陆续进入到软件领域,他们凭借自身的品牌效应、资金实力、市场覆盖能力和软硬件捆绑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