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晋亨,已故船王许爱周的孙儿。许爱周于1940年代创立中建企业,主要业务包括地产发展及投资,许氏家族资产在2006年值200亿港元。许爱周对家族资产采用家族信托管理形式,大部份资产由3名儿子共同持有,家族成员没有直接分得遗产。通过家族信托运作,巨额财富转移至复杂的信托计划中,许晋亨现每月在家族信托基金支取生活费,并住在家族持有的港岛复式单位中,个人并无拥有任何物业。
家族财富和传承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尤其在中国,企业家通过辛苦打拼下来的产业帝国和点滴积累的家族财富很难逃过“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反观众多欧美大型家族,例如罗斯柴尔德家族、洛克菲勒家族和比尔盖茨家族,都通过家族信托这种财富传承工具成就了基业长青。
那么什么是家族信托?为何要选择家族信托?家族信托可以规避哪些风险?国内家族信托情况是怎样的?别着急,我们来一一了解。
1
何为家族信托?
家族信托(也称家庭信托,family trust)是指委托人将家族财产转移给受托人并由受托人为了家族成员的利益或特定的目的进行管理的财富管理模式。确切来说,家族信托就是帮助高净值人士实现财富传承、财富保值和增值的一种方式。
通过上图可以看到,家族信托结构里面有三个主要的角色: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委托人为自然人或者家族公司,受益人为客户指定的财产继承人,信托资产包括资金、股权、不动产等等。通过家族信托,资产所有权和收益权分离,信托公司将代为持有并管理财产,相应的收益会根据委托人的意愿进行分配,从而实现对财富的管理和传承。
正因为如此,家族信托才能成为满足财富转移、遗产规划、税务策划、婚姻财富管理、子女教育、家族治理和慈善事业等各种高净值人士需求的重要工具。
另外,与世面上的投资理财型信托产品不同,家族信托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保障私密性的同时,具有非常强的资产隔离和避税的功能。
表1:家族信托与传统信托的差异
家族信托
(投资理财)信托
可投入资产
现金、企业股权、有价证券、不动产、艺术品、股东、保险等
现金
信托条款设计
个性化设计和定制
由信托公司统一格式化
设立地点
境内或境外
境内
期限
较长,一般十年以上
较短,一般数月到几年
设置目的
保障私密性、资产隔离、避税
销售理财产品、吸引投资
数据来源:网络整理、钜派研究院
2
为何要做家族信托?
随着中国富人阶层不断扩大、财富不断增多,国内高净值人群对于家财处置问题日益突出,他们经常会遇到几大财富风险:
婚变风险:因婚变导致家族财富大幅缩水甚至影响对企业的经营和控制权。 案例:默多克因和第二任妻子离婚拿出“17亿美元分手费”;土豆网因创始人的婚变导致上市被推迟。
继承风险:法定/遗嘱继承的不确定性影响财富的顺利传承,主要包括开证明材料难、查明遗产难、遗产价值难以确定、遗产分割难以达成一致、难以保护隐私等方面。
传承风险:“富不过三代”魔咒始终萦绕国人,仅仅依靠自主传承,对后代的财富使用缺乏必要的约束,往往导致家族财富迅速流失。另外,一些二代成员对家族财富不感兴趣,导致接班难。
企业经营风险:没有将家族的私人财富与企业财产进行有效隔离,当企业经营出现困难时,企业债务会对企业家的私人财富构成巨大威胁。
家族信托作为最出色的财富管理工具,能够及时处理以上风险,保护资产、保证老有所依。家族信托的主要功能有:
财富规划:确保财产授予人的意愿在子孙后代中延续继承。
照顾家人:在不可预见的情况下,如突然的疾病或灾难时保护家庭成员日常生活开支。 案例:2003年12月初,梅艳芳立下信托基金,将自己遗产委托汇丰国际信托有限公司管理,每月支付给谭母7万港币作为生活费直至母亲去世。
紧急安排:信托公司在特定情况下支付委托人医疗开销、短期资金以作周转。
风险隔离:防止资产被债权人提出索偿要求,保护资产,以免被挥霍无度或未成年的受益人浪费,或因家庭纠纷而蒙受损失。 案例:化工集团总裁李先生,育有一女,在美国读高中,每年费用16万元。李先生的企业准备做大并在3-5年内上市。然而市场不稳定,企业经营风险大,客户担心会有风险影响家庭正常生活,拟为家人搭设最后的防火墙。李先生为家人设立了不可撤销的家庭信托,达到其风险规避的目的。
继承规划: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笔永恒的财富,提供除遗嘱认证以外一种有效及灵活的选择。
税务规划:对资产收入和资本增值部份进行税务规划,就财产税、交易税、继承税以后可能会征收的遗产税进行税务筹划。
3
家族信托亮点多,前景无限
看点1
高净值人群增长迅速,财富传承需求迫切
根据招行-贝恩数据,2016年,中国私人财富市场高速增长,中国个人持有的可投资资产总体规模达到165 万亿元,高净值人群数量达到158 万人。预计2017 年中国私人财富市场将继续稳步增长,高净值人群将达到187 万人左右,个人可投资资产总体规模将达到188 万亿元,同比增长14%。
图1:2016年个人可投资资产规模(万亿元)
数据来源:招行-贝恩高净值人士调研、钜派研究院
图2:2016年个人可投资资产超过1千万的人数(万)
数据来源:招行-贝恩高净值人士调研、钜派研究院
中国第一代企业家(平均年龄65岁)经过了快速的财富创造期,积累了可观的财富,随着他们逐渐步入退休年龄,子女成年,家族企业和财富的传承已成为迫在眉睫的议题。
在日渐凸显的财富传承下,各类财富管理机构纷纷聚焦于家族财富管理业务,开发家族信托、全权委托、保险金信托等产品,快速抢占市场。
图3:高净值人士对财富传承的需求增加
数据来源:招行-贝恩高净值人士调研、钜派研究院
看点2
政策鼓励,发展动力强劲
家族信托在境内按照《信托法》设定信托架构;境外按照英美《信托法》或者离案岛屿《信托法》(即所设信托主体公司开设地)设定对应信托架构。
早期,有财富管理需求的高净值人群均选择了在英国、美国等信托历史悠久,信托法律制度健全的英美法系国家或者其附属离岸地区或国家设立自己的家族信托,以满足其管理庞大的家族财产,同时完成财富传承的需求。但限于法律法规的限制,离岸信托或者海外信托所能够管理的资产仅限于中国高净资产人士的海外资产,对于其在国内的资产则不能通过家族信托的方式予以管理。这为国内家族信托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看点3
家族信托蓝海效应巨大,对未来发展看好
财富管理是信托业的转型方向,家族信托更是一片蓝海。根据《中国家族信托行业发展报告(2016)》,“截至2016年底,中国境内已有21家信托机构和14家商业银行开展了家族信托业务,总规模约为441.8亿元”。
因家族信托业务具有明显的马太效应,按照其中10家主要信托占有市场80%份额,平均每家信托机构的市场份额预计为502亿元。2017年中国家族信托市场规模可突破千亿,预计2020年中国本土家族信托规模可达6275亿元。
目前国内家族信托收取的费用包括设立费、管理费两部分,转移到信托行业的收入费率在1.5%左右,未来有望贡献收入10%。美国北方信托的家族办公室管理着整个私人业务部门(即财富管理部)30%的资产,管理费收入占比15%。对标于此,中国家族信托板块的利润贡献占比仍有很大增长空间。
4
总结
家族信托始于英国、发展于欧美、盛行在离岸市场,作为一个舶来品,即使功能强大,但还处于逐步被国人了解的初期阶段。可以说,与其他传统财富保护传承法律工具相比,家族信托是保护最全面、最彻底的,它能够帮助我们真正实现对自有合法财产的终级控制。因此,对于高净值投资者来说,未雨绸缪、早做规划。
经过合理设计的家庭信托,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家族财富。随着高净值人士对家族信托的进一步了解,未来家族信托将会成为境内创一代高净值人群的第一选择。
本文源自朝钜天下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jr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