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日报2013年11月28日有篇时评文章《公车改革需要从长计议》,不知原著和资阳发表的用意何在?中央出台关于公车等管理制度改革后,全国上下一片叫好声,正值民意,大快人心!看看资阳现状,不说市级机关,单县(市、区)的部门主要领导特权车、霸王车现象不在少数。一个真实的事情,雁江有位政法系统的干部,没有提拔成正科前自己是开着私家车上下班,提成正科后每天上班前驾驶员要在他楼下等上20分钟以上。前些时候,小偷最愿意光顾的车子是哪类?一是老板,二就是公车。手提包偷不倒,就偷两类车的后备箱。不说市级机关的公车私权化严重,就连一个负债累累单位也是正、副职一人一部车上下班专用。大家认为合理吗?资阳的公车应不应该改革?希望资阳也真真切切的动一下真格!这也是体现民心的方面。
乡镇上更不得了 来往资阳随时有专车接送 不是应该分私事公事吗 怎么去上下班也算公事了
时评说(目前多数大城市里,租车市场已经成熟,部分单位可以通过长期租赁汽车,去履行职责。而在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层单位里,一辆公车对基层工作效率的提高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在处理应急事件的时候,首先要求干部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如果事发地点偏远,租车系统又不完善的乡镇,是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的,极可能错过处理应急事件的最佳时机。
所以一旦公车改革付诸实施,部分基层政府可能缺少真正用于办公的车辆,这未必有利于政府履职。因此,公车改革切勿一刀切,应多从实际出发,从方便老百姓出发,既要厉行节俭又要不影响正常的公务活动。),深入基层,你会发现大多数乡镇已经走在了公车改革的前面,尽管方法不同,但目的一样。公车不好管理,可以说是基层办法在往上推,洽好市级机关和县(市、区)部门特权车、霸王车现象严重!
有个笑话,前两年有位市级机关的副职提拔前,没有享受专车。时来运转提拔成了某部门的正职,有天他叫驾驶员送东西到他家楼下,这位领导当着本单位职工给他儿子打电话:儿子,到楼下来取东西哈。儿子忘了老爸已经提拔成了主要领导就问:是啥子车哦?领导回答:是我的驾驶员,我那个车子啊!说明个什么问题,特权车、霸王车思想已经深入到机关单位主要领导的灵魂深处,从来没有考虑到公车是为机关、为部门、为职工工作服务的工具,希望市委、市政府必须改革公务用车制度。
麻烦楼主直接点出人名,以便相关部门调查核实。如果感觉不方便,可向《书记信箱》实名举报。
现在这个已经是风气了,大家已经麻木了,想让资阳政府管管这事,必须从自身做起!
有些事业单位根本就不具备使用公车的资格,每年的经费那么紧张,养一台最普通的车,都要花好几万(不管你信不信,反正公车的开销总是比私家车大很多!),还不算司机的工资。更离谱的是,这车仅是正职领导的专车而已,单位里其他人有公事是坐不到的。这哪里体现了“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呢?就算是给相应职务的干部发交通补贴,那费用恐怕只会占养车、养司机费用的零头吧?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清理公车的指示,真的要为雁江省下不少的钱!
公车改革需要从长计议
2013-11-28 17:11:52 来源:资阳网 评论:0 点击:15
11月25日,《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公布。条例规定,“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方向改革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公务用车实物配给方式”。中国的公车改革终于尘埃落定。(11月26日新京报)
近年来,“车轮腐败”屡见不鲜。公务用车改革也迫在眉睫。有专家统计,每少配一部公车,至少可以为国家节省8万元的支出,更不用说成千上万部公车所节约的支出。公车制度的改革,不仅符合中央厉行节约的规定,也是顺应民意的又一举措。但笔者以为,推进社会化、市场化公务用车制度虽好,但也需从长计议。因为在公车改革的进程中,也同样拷问着市场。
目前多数大城市里,租车市场已经成熟,部分单位可以通过长期租赁汽车,去履行职责。而在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层单位里,一辆公车对基层工作效率的提高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在处理应急事件的时候,首先要求干部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如果事发地点偏远,租车系统又不完善的乡镇,是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的,极可能错过处理应急事件的最佳时机。
所以一旦公车改革付诸实施,部分基层政府可能缺少真正用于办公的车辆,这未必有利于政府履职。因此,公车改革切勿一刀切,应多从实际出发,从方便老百姓出发,既要厉行节俭又要不影响正常的公务活动。
改吧,应该改。公车不少时候变成私人工具。
现在中央的条条款款出台那么多,发动机关职工举报这些特权车!让这种现象曝光。
有些部门光公车就是50多辆,全部挂的一般牌照。你分得清是公车还是私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