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金羊网记者 彭纪宁
通讯员 伍廷显 何勇
省委书记李希日前在云浮调研时强调,云浮要充分发挥温氏集团等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继续探索完善“企业+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用现代化的生产组织方式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全国知名农业龙头企业,温氏近年大力推行“公司+家庭农场”模式推进精准扶贫,从而为各地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发展经验和发展模式。近日,记者从温氏获悉,由新兴县政府及温氏股份共同打造的全省首创的扶贫养殖小区即将建成。
在高效化鸡舍中,鸡只茁壮成长
新农人成乡村振兴领头人
在新兴县簕竹镇良洞村,46岁的秦振德正悠闲地坐在现代化的家庭农场监控室里喝茶,作为新一批的华农温氏新兴分公司高效化家庭农场主,他的生活很悠闲,养殖场里雇佣了两名村里的工人,秦振德和他们管理着场里2000多头肉猪。
养殖小区里现代高效的设备是他们悠闲工作的保障。记者见到,养殖小区里共有两栋全自动高效化猪舍,配套有自动喂料系统、自动刮粪系统、水泥漏缝板、风机、水帘、自动温控系统等自动化设施,猪场采用先进的环保处理模式,利用“降解床+降解床菌种”进行发酵降解处理,养殖废物经处理可达到零排放效果,符合生态养殖、绿色环保的产业升级理念。通过使用自动化生产设备,秦振德日常只需到猪舍巡栏观察猪群情况,外出时还可以通过手机app物联网信息技术对猪群的饲养进行远程管理监控。相比传统养殖,自动化模式饲养有效提高了养殖效率、降低了劳动成本、改善了养殖环境。
秦振德说,他原为一名工程包工头,2016年12月加入簕竹镇现代化新农村示范片区建设队伍,在享受公司无息垫资政策后,投资建设高效化养殖小区,开始与温氏股份合作养殖。
与秦振德一样,一年前,35岁的家庭农场主温文选在簕竹镇新田村成立了华农温氏新兴分公司高效家庭农场。温文选早年从事交通运输业,2016年12月,在享受公司无息垫资政策后,开始建设高效化养殖小区。目前,该小区已经出栏两批肉猪,两批共获得收益约51万元。
记者了解到,像秦振德、温文选这样的现代新农人不在少数。“我们是通过农民自己投入、政府支持及温氏股份垫资相结合的方式来帮助农户修建农场。现在的模式,生产更加规范了,而且特别注重环保。”温氏股份董事长温志芬介绍。
据介绍,在2007年至2017年期间,温氏合作家庭农场养殖总效益达到424.57亿元。2017年,与温氏合作的5.54万户农户,全年合计获养殖收益79.39亿元。温氏依托“公司+农户(家庭农场)”模式,切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帮助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扶贫养殖小区开花结果
记者了解到,温氏股份首创的扶贫养殖小区也即将在新兴县开花结果。为实现新兴有劳动力贫困户参与长效稳定的产业项目,今年2月下旬,新兴县政府与温氏股份签订了《政企合作产业扶贫框架协议》,从2018年至2019年,将在全县适养区或限养区中按照“宜猪则猪,宜鸡则鸡”的原则,建设养猪、养鸡养殖小区若干个,计划总投资约3.5亿元(整合统筹各类扶贫专项资金约2亿元,余下部分由温氏集团垫资),规划年出栏肉猪12万头、肉鸡1500万羽,预计年创可分配收入4000万元。第一批试点在簕竹镇云龙杉仔角养殖小区以及红光云秋洞养殖小区。
记者在簕竹镇红光云秋洞养殖小区见到,这里现在进行基础工程建设。簕竹镇红光云秋洞养殖小区建设用地36.7亩,规划建设7栋80—90米、宽15米的双层环控鸡舍,合计饲养面积18600平方米,小区配套288平方米的员工宿舍,按照13只/平方米的饲养密度,双层平养可存栏24.18万只/批次,总投资金额约650万元,预计2018年7月建成投产。
据了解,项目实施过程中,新兴县政府将成立扶贫开发平台公司,经营模式为“温氏+县扶贫开发投资平台+基地+贫困户”,资产属于县政府扶贫平台公司所有,按温氏的养殖小区和家庭农场的模式运作,具体每个养殖基地、养殖小区的日常管理由温氏股份委托属下实体公司进行托管。
新兴县委书记唐谊表示,本着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在自愿、平等、互信、互利的基础上,共同投资建设扶贫养殖小区,将进一步促进新兴县畜牧养殖转型升级发展,整合全县养殖资源的力量,结合当前环保治理,助力全县贫困户脱贫,推动新兴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