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在精准扶贫中应发挥生力军作用

国有企业在精准扶贫中应发挥生力军作用
马国武 / 文
党的十九大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摆到了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作出了新部署,提出了新要求。
作为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力量,国有企业在精准扶贫应发挥生力军作用,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力量。
一、提高政治站位,扛起时代担当
无论是建国初期,还是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在党的领导下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国防建设、民生改善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成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脱贫攻坚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党取信于民的民心工程。作为共和国的长子,国有企业应该提高政治站位,时刻牢记党的执政使命和为民宗旨,切实肩负起脱贫攻坚的历史责任。
马国武201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属国有企业9家,监管参股央企6家。银川市属一级国企59家(数据截至2017年9月),主营业务领域涉及农业、基建、旅游、交通、电力、煤炭、有色金属、医药、金融等多个领域,成为相关领域和行业的领跑者,为宁夏精准扶贫提供更多的契合点。2017年,自治区及五市国资部门监管和同级资产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12.43亿元,同比增长17.5%;实现净利润79.16亿元,同比增长1.1倍;已缴税费107.52亿元,同比增长49.7%。12月末资产总额8395.97亿元,同比增长21.4%;净资产2324.53亿元,同比增长39.1%。我区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明显提升,已经成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有责任也有能力在精准扶贫中发挥生力军的作用。
二、发挥国有企业优势,深度参与精准扶贫
(一)发挥人才优势,精准确定扶贫对象
国有企业因其雄厚的综合实力,广阔的发展空间,多样化的发展机遇,吸引大量的优秀人才、特别是党员人才在舞台上施展才华。精准扶贫的前提是精确识别。国有企业发挥人才团队优势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管理优势,通过有效、合规的程序,能实现到村到户的贫困状况调查摸底,采取科室(部门)+农户的方式,精准识别贫困居民,掌握第一手资料。
(二)发挥资金优势,抓特色产业扶贫
将国有企业的发展和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相融合。重点根据贫困村、贫困户实际状况,因地制宜发展旅游、种养、传统手工、家政服务、物流配送、养老服务等特色产业,加强与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的合作,扶持建设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产业。科学合理有序利用贫困地区水电、煤炭、油气等资源,融合发展一二三产业链条,以产业扶贫建立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让贫困人口享受全产业链收益。
探索资金扶贫的新路子。国有企业可依据国家政策和自身能力,设立贫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开展互联网+、产业园区建设、新型城镇化发展等,以农业投资基金改善农业基础设施,以水利电力投资基金改善贫困地区水电基础设施,以基建投资基金改善道路、住房等设施,全面改善贫困地区的人居环境。
(三)发挥平台优势,抓劳务输出扶贫
发挥国有平台优势、技术优势、管理优势,以就业为导向,产业扶贫和职业技能提升相结合,就地取材,建立劳务培训机构,让贫困家庭劳动力掌握致富技能,实现靠技能脱贫。
同时,企业可根据自身优势,新招录员工时向贫困劳动力倾斜,拓展贫困地区劳动力外出就业空间,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市民化。
三、国有企业在扶贫中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
一是扶贫先扶志,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乡村文化培育、扶贫教育等方式,让扶贫对象培养自我脱贫意识,不能等靠要、被帮扶。
二是注重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踏踏实实发展产业,考核问责巡查相结合,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实现脱贫后可持续发展,防止返贫。
三是建立约束机制,企业、政府与第三方联合检测评估反馈,确保扶贫项目不走样,真扶贫、扶真贫。
(作者为银川综合保税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党支部副书记、副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