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孝城际运营5个月了,谈谈个人一点感受。


目前,城际已经运行5个月了。经历过尝鲜期,春运,清明,五一;还有淡季的洗礼。
到底情况如何? 当然比武咸强很多, 因为武咸票价太贵。 汉孝20,武咸30;而孝感到汉口,咸宁到武昌普通火车票价都是12.5元。
武咸票价明显比普通火车贵很多,汉孝则差距不大。
汉孝城际优点在于: 1 。乘坐舒适; 2.准点,绝对不会晚点。 3.耗时比汽车短,跟普通火车差不多,但普通火车有些车次爱晚点。
汉孝的票价,车次,耗时,密度等等基本优于汽车, 但有一个缺点,就是汉口回孝感的C5313次经常连站票都没有,我就看到,汉口站晚上有乘客来买C5313回孝感,最后连站票都没有,车站也不让旅客上车补票,旅客只有打的士回孝感。
此外,部分车次节假日火爆,导致旅客到了东站,连站票也没有,只好又去汽车站坐汽车。 但是平时淡季,以及时间点不好的车次,则有运凳子的情况,两极分化明显。
还有就是城铁到站单一,基本只能到汉口站,少量能到武汉站。 但汽车到站丰富的多; 武汉这么大的城市,光是能到一两个地方,显得不够。
综上: 城铁目前的运营情况,基本是完胜汽车,跟普通火车打成平手,目前孝感往返汉口武昌的普通火车,客流并不差。尤其是孝感往返武昌的火车,完全没有受到城铁的影响。
但是,尽管汉孝竞争力大于汽车, 但是却小于自驾,为什么呢?自驾的好处是可以点到点, 城铁却要先去东站,到汉口后,还要出站走半天,再打的士,或坐地铁, 步行距离很远,不能点到点的到达目的地。 有车族去武汉,自驾还是主流。
城铁是否能实现汉孝同城。我觉得: 还远远不够。
1.汉孝中间停站太多。到汉口通常要50分钟左右,这还不算去东站,候车,进站,出站,转地铁等等的时间,总耗时可不会短。中间小站每停一站多6分钟
2.班次太少,一天12趟,上午只4趟, 间距太大,远远做不到公交化发车,自然无法同城了,要知道京津城际基本15到20分钟一趟了。
3. 票价较高,虽然票价比起普通火车和班车不算太贵,但对于同城化而言,这个票价就太贵了。 要知道从汉口金银湖到武昌光谷,40公里距离,坐公交,利用刷卡免费换乘,只要1块6;此外在武汉市内坐地铁也只要几块钱. 孝感想和武汉同城, 高票价也是一只拦路虎。
这些因素决定了,汉孝城际改变了孝感到武汉的传统模式,基本进入了普通火车,汽车,自驾,城铁四家分蛋糕的模式。 然而,要想汉孝同城,城铁目前的状况还差得远。

你对城铁还真是爱得深沉,唱衰是你,不知足也是你。

一会儿说城铁票价相对便宜,一会儿说贵;一会儿说城铁运凳子,一会儿说班次太少。你分析情况之前是不是先要确定自己到底要说啥啊,别跟个精神分裂患者一样

终于见到大佬的实力。不虚此行

就我和我身边同事朋友的情况看,有城铁后自驾去武汉的次数屈指可数了,如果是逛街休闲,基本上就是坐城铁,到武汉后转地铁,除非是去奥特莱斯。如果武汉的地铁网进一步完善,武孝城铁的优势会更进一步凸显。
目前武孝城铁之所以会出现热门车次供不应求、冷门车次运凳子的现象,个人感觉主要还是武汉与孝感的经济差距过大,经济联系的紧密性不够,往来两地之间的客流以走亲访友、逛街休闲为主,商务人士相对较少,而且是孝感去武汉的客流占绝大多数,剃头挑子一头热!
孝感要想把武孝城铁变成推动经济发展的快速路,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我前几天曾经体验过城铁,以孝感市政府门口为起点,湖北省政府门口为终点。(不举孝感老城区和武汉不靠地铁的地区以及遥远的光谷地区为例), 有武汉通,来看看耗时和耗资。
中午2点(14点)从孝感市政府门口出发,步行到董永路上的公交车站,14点05到达, 14点10分,2路车来了,上车,在公交车上用手机购买15点07发车的C5308次,14点18分2路车到达孝感东站。 坐C5308次,15点51到达汉口火车站(早点了1分钟),下车出站,到达地铁站是15点58分,我步行是中速,不快不慢。 由于有武汉通,不用排队买地铁票,省了5分钟。 但地铁安检处人太多,采用了折型回廊,好不容易经过安检进站,是16点02分,我速度已经够快了,在站台上等2号线,16点04分就来了车,车比较挤,但幸好还是挤上去了(如果从天河机场下城铁,在地铁上会有座位,但耗时长的多),地铁耗时30分钟,16点34到达洪山广场站,出站,步行到洪山路上的湖北省政府门口,16点45到达,耗时11分钟。
这趟总耗时2小时45分。 比汽车可能稍微快点,但比自驾慢多了。 有人总觉得城铁要是能提速,15分钟孝感到汉口多好,但就算15分钟能到,我的这趟行程还是要两个多小时,所以关键不在城铁的速度快慢。
票价: 城铁20元, 孝感2路公交刷卡1.8元, 武汉地铁3元(刷卡2.7元) ; 共计24.5元。
从这个行程看,孝感东的车次还是太少, 候车时间太长。发车密度有待提升; 从总耗时,票价,步行距离等因素看,汉孝真要同城,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说相对便宜,是相对打的士,自驾要便宜;相对班车,普通火车也不算贵。
说贵,是如果每天坐城铁上下班,当然贵。武汉市民上下班坐公交地铁,才要几块钱。
说运凳子,是指淡季,以及时间点不好的班次。
说班次太少,是说好的时间点的班次太少。 比如C5313每天站票都没有, 这个时间点应该加班次。
这就好比一个村里,既有富翁,又有穷人。你说这个村是富还是穷?还是要分情况来说。
麻烦你理解能力强一点再来。

所以呢?得陇望蜀?

提升发车密度,别人要考虑成本的。毕竟坐车的人不是很多。降低频次还差不多。

去省政府门口卖锅盔?

从14:18到达东站,到15:07出发,你足足在站里等了49分钟,这也算在你的时间消耗吗?
如果你早一点,购买,15:07的火车票,完全可以14:30出发,总耗时可以减少三十分钟,

这也说明了汉孝城际班次少,密度小。 要是像京津城际那样20分钟一趟车 ,会出现这种情况吗?
就是孝感到汉口的班车也可以随到随走啊。
难道还要看了时刻表,再决定出门时间吗? 有时候还怕路上堵车,或者取票排队呢。
在东站等待40分钟以上,乃至1小时以上的大有人在。
这个等待时间当然要算在总耗时里面。 武汉等地铁的时间还不是要算进去, 可是人家三分钟一趟,不需要久等,汉孝就不行。

没啥可分析了,有车坐市民就很开心。扯别的蛋又何用。

多种出行选择绝对不是坏事

有毛病,说运凳子的是你,说加车次的又是你?

你两点出发太晚了,应该吃完中饭,1点就出发。这样耗时又增加一个小时,更能证明你的观点是对的。

你努力的想展示你的马哲学得好,辩证统一说的溜,结果就是水平有限,变成了逻辑学上的自相矛盾。
武汉孝感的关系与京津、广深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你天天在这卖弄学问的对比,秀出的就是你的无知。
在论坛里,表达意见可以,但请你有个基本的立场,然后找一些能够支撑你的例子就行了,不要正的反的的都往你那贴。

好文章 实事求是

人家是抱着机场摇,,,

时间点不好的时候是在运凳子。
时间点好的时候需要加车次。

要是1点出发,就可以赶上1点42的那趟车了。

我到武汉现在基本不开车去了,做城铁。由于汉口到孝感区间好像只有一列动车往返运行,下午5点左右无动车可乘,下一趟要到6点多,车次少了。

你脑壳真是不转,13:42和14:00有两趟你不坐,你非要磨蹭着坐15:07的,在东站浪费40多分钟的时间,这是因为你自己磨叽浪费的时间,如果这也算的话那也ok。我晚上21:00从家步行20分钟到东站,发现没车了,东站晚上怎么不增加车啊,于是我买了07:16的车到汉口,07:43早点一分钟到汉口站,真是慢啊,从孝感到汉口居然花了10小时43分,比骑自行车还慢啊!!!

白天和晚上能比吗?
有公交车坐为什么要步行?
难道城际不应该是随到随走吗?还要专门研究时刻表,看看几点出门吗?
时间安排得太紧了,要是路上堵车,或者取票排队怎么办?

白天和晚上为什么不能比,白天也是过,晚上也是过,难道城际就不应该随到随走吗?我想走路锻炼身体呢,还不花钱,为什么一定要坐公交车?你时间安排的太紧是你的问题,去晚了该你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