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反映]请柯桥区规划局、漓渚镇政府答复欣华村农田成为“飞地 ..


自11月14日《绍兴日报》报道了柯桥区福全镇欣华村6组“10年,20多农户撑船游河去种田”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报社也作了多次追综报道,并发表了“是谁制造了‘飞地’”?的社会时评。此事在网上披露后,也引起了广大网民的热议和跟贴,对人为制造“飞地”的有关部门的不作为行为表示愤慨,对有田不能种的农民表示极大的同情。并呼吁有关部门尽快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
可是20多天过去了,有关部门无动于衷,一点反应都没有。漓渚镇相关负责人当时告诉记者:需进一步核实情况。难道这么多天还没核实清楚情况吗?柯桥区规局对记者轻描淡写地说:土地全部出让,无处规划通道。事前不为种田的农民考虑,事后不想如何补救,如此官腔、如此官德,令人吃惊!
现在,欣华村6组农户对《 绍兴日报》社仗义执言为他们说出了10多年无处说的苦楚,表示衷心感谢,对广大网民的支持与声援表示感激!同时强烈要求柯桥区规划局、漓渚镇政府能正视现实,以执政为民理念,保护三农利益,迅速作出回答,切实拿出方案,及早解决欣华村6组农户种田通道问题。我们将拭目以待!

《10年,20多农户撑船游河去种田》追踪——
有村民反映:工厂当时有填河现象
■ 记者 童波 实习生 胡洁菲
本报讯 去年11月14日,本报报道了柯桥区福全镇欣华村20多农户10年间撑船游河去种田,60多亩农田耕种难收获亦难的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本报对此也进行了连续追踪报道,不过,由于各方有各方的说法,此事一直没有进展。日前,福全镇欣华村有村民向本报反映,农田南面的河道,当时工厂建设时有填河现象。“能填河,为何就不能在河边留条小路?”有村民对此提出质疑。
  农户的农田坐落在一个叫“岛站畈”的地方,这是一个三面环河的半岛,此地与柯桥区漓渚镇大步村交界。2003年前,农田南面沿河有一条3米左右宽的机耕路通往农田,村民们只需步行几分钟就可以到达。2003年,这条机耕路附近的农田被开发成工业区,当时的浙江高强度紧固件有限公司在此处造了厂房。于是,机耕路没了,通往农田的道路受阻,村民犯难了。
  欣华村村民赵关夫告诉记者,他曾经承包过渔场,就在漓渚江旁边的湖田畈,紧挨着浙江高强度紧固件有限公司。2009年左右,该公司大搞基建,把大量泥土填入旁边的河道,侵占河道长约50米,宽约3米,不但严重堵塞了河道,还破坏了生态。当时,他向水利部门反映情况,水利部门也曾经派人前来调查,但是后来却没了下文。最后,该公司河道照填,还在河道上建起了部分厂房。
  欣华村村民叶中标说,现在这个渔场已由他承包了8年。据他回忆,大约10多年前,工厂所在的地方还都是农田,后来开发为工业区,工厂建设时就有填河现象,起初填埋的河道大约有一两米宽,10多米长。
  为证实村民的说法,记者电话联系了浙江高强度紧固件有限公司负责人葛海泉。但对方一听是记者,马上挂断了电话。
  日前,记者又实地走访了浙江高强度紧固件有限公司,该工厂已经被腾空。据工作人员说,工厂已经卖给了别人,正在搬迁。
  记者随后来到厂区最东边的厂房,发现厂房的一堵墙紧挨着一户农户的农田,并没有按照《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筑红线退让东侧用地边线3米以上”的规定,不仅堵住了农田的出入通道,而且厂房还遮住了阳光,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此处的农田也因此荒废了多年。



自去年11月14日《绍兴日报》报道了福全镇欣华村6组的农民”10年,20多农户撑船游河去种田“后,在社会上 引起了强烈反响,《绍兴日报》又连续6次进行了后续报道,而且全国各大网站如”中国日报网“、”中国台湾网“、”光明网“、”浙江频道---人民网“、”评报网.读报“等等。在绍兴门户网站论坛上,网民更是议论纷纷,对欣华村农民有田不能种的遭遇表示深切的同情,对有关部门的不作为的行为表示强烈的不满,对填河、建楼、堵路,造成60多亩农田成为"飞地"的绍兴高强度紧固件公司表示极大的愤慨!

光明网转载 :有村民反映工厂当时有填河现象
2015-01-22 09:13 来源:绍兴日报  我有话说
本报讯去年11月14日,本报报道了柯桥区福全镇欣华村20多农户10年间撑船游河去种田,60多亩农田耕种难收获亦难的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本报对此也进行了连续追踪报道,不过,由于各方有各方的说法,此事一直没有进展。日前,福全镇欣华村有村民向本报反映,农田南面的河道,当时工厂建设时有填河现象。“能填河,为何就不能在河边留条小路?”有村民对此提出质疑。
农户的农田坐落在一个叫“岛站畈”的地方,这是一个三面环河的半岛,此地与柯桥区漓渚镇大步村交界。2003年前,农田南面沿河有一条3米左右宽的机耕路通往农田,村民们只需步行几分钟就可以到达。2003年,这条机耕路附近的农田被开发成工业区,当时的浙江高强度紧固件有限公司在此处造了厂房。于是,机耕路没了,通往农田的道路受阻,村民犯难了。
欣华村村民赵关夫告诉记者,他曾经承包过渔场,就在漓渚江旁边的湖田畈,紧挨着浙江高强度紧固件有限公司。2009年左右,该公司大搞基建,把大量泥土填入旁边的河道,侵占河道长约50米,宽约3米,不但严重堵塞了河道,还破坏了生态。当时,他向水利部门反映情况,水利部门也曾经派人前来调查,但是后来却没了下文。最后,该公司河道照填,还在河道上建起了部分厂房。
欣华村村民叶中标说,现在这个渔场已由他承包了8年。据他回忆,大约10多年前,工厂所在的地方还都是农田,后来开发为工业区,工厂建设时就有填河现象,起初填埋的河道大约有一两米宽,10多米长。
为证实村民的说法,记者电话联系了浙江高强度紧固件有限公司负责人葛海泉。但对方一听是记者,马上挂断了电话。
日前,记者又实地走访了浙江高强度紧固件有限公司,该工厂已经被腾空。据工作人员说,工厂已经卖给了别人,正在搬迁。
记者随后来到厂区最东边的厂房,发现厂房的一堵墙紧挨着一户农户的农田,并没有按照《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筑红线退让东侧用地边线3米以上”的规定,不仅堵住了农田的出入通道,而且厂房还遮住了阳光,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此处的农田也因此荒废了多年。
[责任编辑:yfs001]
0

种田收益这么少,难道我们已经很富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