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万户嘉兴居民将受益于老旧小区“变身”


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改造,几乎改到哪里,哪里的居民就会点赞。这样一个办到老百姓心坎里的项目,今年再次成为嘉兴市政府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
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改造的实施范围更大了,从原本的市区范围扩展到县(市)。据悉,今年计划年内要完成全市28个老旧小区(点)综合整治改造,改造总面积74.8万平方米,受益人数1.1万户、超过3.6万人。
老旧小区“表里”都在变
昨天,记者来到市区南湖街道烟雨社区菱香坊小区,看到停车位改造、雨污管分流改造等项目已完工,小区里还新种上了石榴树。
在该小区被纳入综合整治改造之前,居民多次向社区和街道提出改造申请,“我们小区离南湖不远,但环境却与这个优越的地理位置格格不入。”小区一名陈姓居民说,居民对改造的呼声非常强烈。
菱香坊建于上世纪末,朱王哥已在这里住了10多年,昨天上午9点左右,他从南湖边散步回来,“以前到了晚上,私家车直接停在路面上,还有些车扎进绿化带里,秩序不太好。”他指着7幢北侧的绿地说,“以前还有人把公家的绿地变成‘自留地’,看着环境就更乱了。”
经过改造之后,朱王哥所说的这些情况都得到了改善,小区绿化景观得到梳理提升,还增加了停车位,部分路面也进行了相应拓宽,小区内部的微循环道路更顺畅了。据介绍,菱香坊是南湖区老旧小区改造与海绵城市建设相结合的示范项目,也是今年市区老旧小区改造投资最大的小区,近期施工就能完成。
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改造还有一个重点,就是对地下管网的提升。在南湖区杨柳湾公寓,雨污分流、自来水管扩容改造等地下工程已基本完工。“这里的改造主要针对管道、路面和绿地,原本的地下雨污管道都堵塞了,排水不畅,还有破损外漏的现象,路面破损也很严重,这次就一起改造了。”现场施工单位的一名负责人说。
经开区常秀小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是今年改造面积最大的一个老旧小区,一名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雨污分流已在5年前实施完成,但这里800多户居民的阳台污水仍旧接入雨水管,导致分流不彻底,这次改造最主要的就是进行阳台立管改造,将其接入污水管,目前初步改造方案已确定。
在改造过程中做加法
“道路平整了、绿化有序了、停车有位了、路灯更亮了”,已经改造完的老旧小区,普遍得到了这样的评价。
记者从嘉兴市建委园林市政局了解到,此次涉及改造的小区分布在南湖区、秀洲区、经开区、嘉兴港区、桐乡市和海盐县,改造总面积约74.8万平方米,受益人数1.1万户、超过3.6万人。
“市区要改造的小区有紫阳公寓、杨柳湾公寓、秀州公寓、百妙公寓等12个,目前大部分小区已进场施工。”市园林市政局市政公用科副科长沈飞峰说,“在改造内容上,每个老旧小区可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但大部分改造集中在道路拓宽与修缮、雨污分流、管道疏通或新设、绿化整理和提升、天然气进小区、供水管网改造、环卫设施完善、增设停车位、路灯改造、修建或新建传达室和大门等方面。
南湖区今年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改造的老旧小区共有10个,预计于10月底改造完工。但记者从南湖区住建局了解到,其实南湖区今年计划新开工老旧小区改造点将达20个,改造面积超11万平方米,“南湖区是嘉兴市老城区,集聚了数量相对较多的老旧小区,从2001年起逐步对问题突出的老旧小区道路、管道等进行改造,并从2008年起增加了雨污分流和停车位改造等专项工作。”南湖区住建局市政公用处主任朱芝雄说。
自2015年嘉兴成功入选首批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后,南湖区又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融入改造工作,使改造后的老旧小区更加生态环保。“我们会在部分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继续融入‘海绵’理念,因地制宜建设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绿色屋顶、绿化雨水花园等,进一步提升这些老旧小区调蓄雨水、自然净化的能力,改善小区内的绿色生态环境。”朱芝雄说。
此外,南湖区今年还将在部分新开工的改造点中试点“弱电上改下”工程,以解决小区里空中“蜘蛛网”的乱象。朱芝雄透露,改造过程中,他们会在有条件的老旧小区内,在地下建设一条“共同沟”,把空中杂乱的线缆统一放入这条沟,以进一步提升老旧小区的环境。

实实在在民生事项居民自然欢心
希望能回迁,否则买不起房子的
径水什么时候能来改下,都成农庄一样了,养鸡种菜,卖菜卖鱼小市场,绿化里停车下雨泥巴到处是……
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改造完成后,把小区一围,对进来的车辆开始收钱,栅堰小区不就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