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记者经过几番打听,在一位罗姓村民的指引下,在三才泾河岸找到这棵老樟树,它位于沙王村东侧一个叫“老樟里”的地方。这里是椒江白云、下陈和洪家三个街道的交界区域。
老樟树耸立在河畔十几米处,枝繁叶茂,高达三四十米,树桩需要2个人以上丈量,虽然树根有腐蚀、枯萎的迹象,看上去生命力还蛮旺盛的。
“如果真的要搬迁,应该经过我们同意。”村民说,这棵老樟树是他们先人种下的,已经有好几百年了,他们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它。
“这是祖辈给我们的财富,你要挪动它,总得给我们一个说法吧。”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村民说得有板有眼,因为洪家场浦工程在这里要挖河,老樟树可能要搬迁,政府部门已经答应给村里1.8万元补贴,但河对岸下陈街道的村民认为他们也应该“有份”,因此具体怎么分配还正在商量。
但记者看到,老樟树并不在挖河的红线范围内。
记者绕到老樟树的后面,看见上面悬挂着一块蓝色牌子,标明树的年龄为250年,属于三级保护树木,贴标的时间为1997年,也就是说,到现在,这棵古樟树已经270岁了。
适宜原地保护,老樟树暂不搬移
“现在确认老樟树不搬迁,就不存在后面的问题了。”昨天,记者联系到白云街道驻洪家场浦工程建设指挥部一位姓杨的副书记,他介绍说,起初,在前期工程勘察时,曾对这棵古樟树做过搬迁评价,认为需要花费1.8万元,而并非村民猜测的所谓补偿款。
记者也从有关部门了解到,老樟树的确不在河道开挖范围内,即使今后周边建设河岸公园,老樟树也不是非得搬迁不可。
“是的,这样的古樟树应该以原地保护为宜。”台州市林科院院长何理坤告诉记者,农村和城市一样,关于名木古树的所有权属于国家,除非你有充足的证据,可以申请个人所有,但是无论个人和集体,砍伐和搬移古树,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否则会追究法律责任。
《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条例》规定,因建设等需要确需移植古树名木的,应当在移植树木技术标准允许的时间内提出申请,生长在市区的由市人民政府批准,生长在市区外的,由生长地的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树龄在三百年以上的,由生长地的县(市)、区园林部门审查提出意见,报市人民政府批准。批准后应当按照规定向上级园林部门备案。记者 许灵敏 文/图
最近,椒江白云街道沙王村村民向市政府12345热线反映,正在建设中的洪家场浦工程,可能要让生长在河边的一棵老樟树搬家,村民提出要补偿。
昨天,记者从工程指挥部得知,根据工程规划,目前还用不着挪动古树,让村民吃下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