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宁市场监管局根据食品安全监督员提供的线索,在该市袁花镇红晓村发现一经营场所内有大量脱壳红皮生花生。接到线索后,海宁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执法大队会同袁花分局立即出动执法人员对该场所进行突击检查。
刚进入该场所,执法人员就闻到一股发霉的味道,整个场所堆的都是严严实实的编织袋,现场卫生状况较差,有6名工人正在挑拣花生,这些被挑拣出来的花生都堆放在室外西南方的角落里。
会不会整个场所内堆放的都是这样的花生?执法人员仔细检查了整个经营场所,发现其他地方堆放的花生成色明显要好于挑拣出来的这些花生。
现场负责人马某说,堆放在外面西南角的这些花生,是工人从进货花生中挑拣出来的霉变、发芽、烂瓣的花生,有140袋,2800公斤。马某表示,除了角落里这2800公斤“问题花生”,其他编织袋内存放的都是“好花生”,总共有10吨,分为三种不同类型,一种是挑拣出来的发霉、发芽、烂瓣“问题花生”,这部分是不出售、不能使用的;一种是待挑拣的花生,是半个月前从外地收购过来,需要由工人挑拣以后才能出售;还有一种是已经挑拣好待出售的。
马某向执法人员解释说,带壳的花生脱壳以后,才能看出里面有没有发芽、烂瓣的,今年雨水比较多,花生不好存储,容易出现发霉情况。如果不经挑拣,这些生花生是卖不掉的,于是,便找了几个工人进行挑拣。
经过执法人员进一步检查,印证了马某所说的情况。同时,执法人员在现场还发现1500公斤包装好的炒货,散发着刺鼻气味。据马某说,这些都是从炒货厂和托运部收来的破包、过期“废花生”,“不是给人吃的,去掉包装袋后,用来养猪”。
那么这些准备挑拣的花生和已经挑拣好的花生,是不是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呢?马某拍胸脯说,这些花生都是今年收购的,虽然没有检测过,但质量保证没有问题。
当执法人员要求马某出示该场所的营业执照,但马某无法提供。据马某说,这些花生都是从河南老家那边的农户家收购,卖给附近的炒货厂。执法人员现场查阅、复制了马某的经营记录,以便进一步查找花生的来源和具体流向。
根据《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九条第(五)项之规定,执法人员报请审批后,对该无照经营场所堆放的花生采取了封存措施。
目前,马某已被市场监管部门正式立案调查。(嘉兴日报)
我想知道花生有什么问题呢?
哦,依法办事
悲剧的花生,躲在壳里都中枪
:sweat
早干嘛去了
做做样子,主要是有10吨花生,有油水呀!这么多无证的不管,为什么只管这一家???
花生,你将去哪里呢?
现在动真格,说明以前都是闹着玩的!
挑出来的精英都流到哪了?
又捞到外快,一个字、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