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比三家用新颖的角度,发表真实独到的见解,对生活、科技、等进行生动、深度的解读。货比三家团队包括业内资深媒体人、策划、编导、品牌传播等核心人员。
前言:寒假模式开启,众多大学生觉得寒假期间体验生活,找个工作做做。当然寒假结束后,马上迎来招聘季,网上投简历已然成为趋势,货比三家体验官带您了解下boss直聘和赶集招聘。
平台概况:
boss直聘: “boss直聘”试图通过“从boss到求职者”的新模式来提高招聘和求职效率,更好地解决互联网人才需求问题。定位为迫切求职的人才、紧急招聘的雇主排忧。企业hr、用人boss、求职者,都可以线上了解双方情况,直接在线语音开聊。但这样的模式对于企业boss来说很消耗精力,而且hr也没办法进行过滤把控。
赶集网招聘:赶集网是国内最全面的分类信息网站之一,整合了生活全领域服务信息,号称新蓝领网络招聘平台。招聘业务目前主打人群为中基层,包括蓝领、基层的白领、秘书、前台、文员等。
入驻企业
boss直聘:官方数据,入驻的大型企业占到20%,中小企业占到80%(其中覆盖了60%的d轮前创业公司),这个数据也界定了产品的特征——服务于那些追求简单直接和机动灵活的雇主和雇员。但是平台认证门槛低,出现了传销人员用现有的正规公司的名义招人。同时在网上了解面试的相关内容降低应聘者疑心,这种利用应聘者企图高效找到高薪有前景工作的心理,货比三家体验官提醒各位求职者要注意核实公司真实情况,他们披着大公司的皮囊,用不错的待遇,光鲜的外衣来诱惑求职者上钩。传销组织远比我们想象中的恐怖,进去了可就出不来。
赶集网:赶集网立足蓝领招聘多年,深耕蓝领招聘领域,招聘季统计有超过1500万家企业提供了超过5300万个岗位供应聘者选择。如此庞大的数据映射赶集网的企业审核要求不高,一般人都可以随便申请成为赶集网的招聘方发布招聘需求。这点让骗子有充足的空间可以钻空子。再就是骗子依靠人们的占便宜心理,工资故意写的很高、要求写的不高。就是为了忽悠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的人。而在你去面试之后以各种名义收你各种费用。
盈利模式
boss直聘:在公司成立到2016年上半年期间,boss直聘一直保持着非商业化运营,也正是在那段时间里企业进入了高速发展并不断斩获口碑的黄金时期。但随着2016年下半年,公司进入全面商业化阶段,各种付费工具、付费活动业务的经过全面推广,产品和团队的重心开始转移
赶集网:各类赞助商广告,位置稀缺自然价格高一点,好的频道赞助商价格略贵。还有各个生活服务类子频道里的赞助商广告和认证广告(后面有一个已验证的小图标),入驻企业服务费(一般按年收费)。个人置顶付费广告,花很少一点钱就能起到大效果,虽然都是小零头,但汇总起来应该也不少。
hr有话说:
boss直聘:单纯说免费版招聘销售效果很不错,但是付费版并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性价比较低;咨询人数的确很多,在线聊天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但是大部分不匹配简历,招聘效率较低,所谓的道具“炸”出来的牛人都很一般,甚至很多都是有点关键词相关而已。总的来说效果起效慢,耗时,质量也一般般,比较适合招低端销售岗,要求不高那种。
赶集网:购买服务后进行人才搜索,系统匹配后主动搜索,简历无内容只有个电话的,能达到30%,筛选工作量巨大,可以说巨额购买的只是一批电话号码。先不考虑是否符合岗位需求,真实求职该岗位的只有30%左右。电话接通率竟不足5成,接通后平均要沟通5-7分钟之久。通过匹配筛选功能下载1537份简历,耗时近两周,基本符合岗位需求的简历仅143份,这也就意味着10份简历中不足1份有效!
我来吐槽
boss直聘:boss直聘的做法是基于app端,让人才与老板有机会直接沟通而省略了hr低效且不精准的海选。但让百事缠身的老板有时间去跟应聘者扯淡的企业只能占据全部企业数量80%的a轮前初创型公司,因为这些企业的甚至连hr都没有,剩下20%成长阶段较好的公司则是由hr或主管来完成沟通的任务。随着小企业的发展,老板在有更多的事情后便把沟通把关的职责重新还给了hr,也正是这样的细微变化让人才的沟通成本上涨到了简历时代,这时boss直聘仅仅只是一个简历收集的渠道,而非沟通面试的工具。
赶集网:广告很多,经常找大牌明星做代言,主要是收招聘公司费用,现在五花八门什么都有,内部管理不正规,虚假信息很多,平台监管审核不到位,现在甚至个人都能给求职者发欺骗信息什么高薪兼职的,真是假亦真时真亦假。
应聘者奇葩经历
boss直聘:
孤傲自赏:使用不到24小时果断卸载。。。24小时内收到8条关注,主要是房地产销售和看起来像传销的工作内容。在招聘的公司层次普遍不高,感觉把个人简历放在上面超级不安全…
yellow:一般般。我用的晚,很少见到boss,一般见到的都是hr,技术经理,人事这些,偶尔遇到个boss,眼睛几乎是长到头顶上的,选员工真心不嗤于选妃。
程祥:前期还遇到过boss,现在都是是hr,人事,刚毕业的青葱少年,招聘主管不合适吧,话不投机半句多。叫boss直聘,想来是为了搭建boss和应聘者之间沟通的桥梁,为的也是越过hr。
李哲李静:没有门槛和底线,一刷一把hr,初衷在哪?优势在哪?很多boss直聘招聘方没经过认证,他们的目的就是非法获得个人信息,还有很多经过认证的信息,其实就是ps的图得到的认证,为什么我知道呀,因为一个熟人就这样弄了很多小号来获得应聘者个人信息
赶集网:
无独有偶:一个公司朋友说这些软件公司天天给他打电话让做招聘广告,但对于招聘信息是否真实可靠违法,他们不去监管,也无法追究,最多是封号,这些软件变相成为骗子们的工具和帮凶,
未知领域:赶集招聘真的不靠谱,我昨天上了两次当。第一次去面试,说可以,让第二天等通知,第二天又说先找本地的,这是在骗人吗?第一天你不怎么说只招本地的,骗你照片费,身份证复印费还有体检费,请大家千万相信他们
刘思想远:其实嘛,骗人的肯定是有的,但是这骗钱的是其次,但是里面的招聘信息竟然有传销组织发布的,刚刚毕业的我太年轻,果断被骗,进去了,进去了,进去了。最后机智的我还是被可爱的警察叔叔救出来了
小人物:是真他妈恐怖啊,不是金融的就是培训的再或者是房地产的,这社会到底是怎么了,赶集网非常非常垃圾,各种it培训,不细想,从面试到谈判,你会发现你会从一个应聘者转变成客户,再想想,自己真特么傻逼,我要是想去培训,我用得着找你?是不是搞错对象了?现在的企业刮钱都刮到学生身上来了。
货比三家体验官奉上找工作肺腑之言
1.别贪财,天价的,外地的招聘猫腻太多,不要信。
2.去面试前先在网上查询公司的注册信息,和网友的评价。
3.求职的行业信息多少能暴露出招聘者的专业不专业,起码你是专业的,他要有猫腻你不就看出来了。
4.有些hr很高冷,什么都不问,什么也不要就让你去面试,这种要么就是流水化的招聘,要么就是假的。
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她不会给你很高的工资,因为他们长期招人,多的是刚长出来的小白菜。其他,那就更暗黑,你懂就行了。
5.看企业的注册金额,跟网上注册的一样不。这里重点说的是金额,注册少于100万的尽量也别去了,这代表这个企业年收入不会过100万,起码是他自己要交的明面的税不会超过100万。剩下的就是算人头,你看看最后平摊的你身上能有多少。
6.有些单位是我给你的工资不高,但希望你经常加班,没有加班工资,甚至入职体检的费用都得你自己承担,那你就注意了,这种公司即使你离职也会扒你一层皮。套用一句玩笑话,虽然你长得丑,但是你想得美。
【编辑:开开/审核:薛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