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模式引人注目 “草莓籽莲”“稻虾”轮作增效益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诸暨江藻镇江丰村斯部英草莓基地的河池里,簇簇荷花亭亭玉立,远远望去,粉绿相间,十分好看。斯部英一家正忙着采摘莲蓬。莲子具有清热解毒功效,是夏天最好的解暑“良药”。
斯部英是草莓大户,怎么种起了荷花?“今年从金华农科院引进籽莲新品种‘金芙蓉1号’。”原来,基地正在实行“草莓—籽莲”轮作模式,即7月10日开始采摘莲蓬,9月上旬清田,为下茬草莓种植做准备。“这样不但可以改良土壤,还减少发病几率,预计亩均收益可增加四五千元。”
诸暨市作为全省草莓主要产地,十分重视食品安全,但由于种植区域相对固定,而且轮作模式单一,特别是水旱轮作极少,造成草莓病虫害发生日渐严重,品质下降,产 品安全受到考验。首个“草莓—籽莲”轮作模式,是诸暨市农业部门为了改良土壤,从根本上减少草莓发病几率,提高草莓安全性的又一举措。
近年来,诸暨市不断探索新的轮作模式,以增加土地利用率,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据了解,今年诸暨市推广了葡萄-蔬菜套种,草莓-蔬菜、草莓-甜瓜、稻鱼、稻蚌、稻虾轮作等模式,其中重点推广稻鱼、稻虾模式,应用面积达7000亩。
山下湖镇魏乐桥家庭农场的稻虾共生种养模式历经5年摸索,取得了成功。走进农场,映入眼帘的是500多亩养殖水面,绿油油的一片。“4月5日直播下种早稻,现在长势良好,亩产可超1000斤。”魏乐桥告诉记者,早稻收割后,经过一个月的太阳暴晒,到了8月,就可以开始大面积养虾。经过近4个月的养殖,到了春节前夕,就可以迎来丰收季,以一亩池塘面积计算,一年稻虾轮作的经济效益将比单一种稻提高10倍以上。
原来,稻虾共生种养模式是将水稻种植和青虾养殖相结合,一季稻两季虾,既实现了稻米提质增效,又达到青虾增产增收目标,可谓一田双收、粮渔双赢,是一种典型的“高效、低碳、生态”农业发展新模式。
龙虾不是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