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的三位大佬都在卖潘石屹只有两项不卖,看看他投资了什么

这几天,房地产市场最大的新闻,要数万达集团将酒店和文化旅游项目以631.7亿元人民币出售给融创中国。万达为什么要将自己的“家底”出售?其中原委众说纷纭。但联系到潘石屹、李嘉诚纷纷抛售地产,一个信号其实已经非常明确了:房地产市场确实要“变天”了。
2017年7月10日上午,万达集团将旗下的13个文旅项目91%的股权和万达的76个酒店项目转手卖给了孙宏斌的融创中国,共收资金631.7亿元。其中,13个文旅项目91%的股权作价295.75亿元,76个万达酒店作价335.95亿元。针对此举,王健林说,转让这些项目能大幅降低万达商业的负债率并将企业向轻资产型转化。
与此同时,soho中国也在不断卖地。旗下光华路soho、凌空soho纷纷被卖出,董事长潘石屹说:“只有上海外滩soho和望京soho,是永远不能够销售的。”而对于华人地产大亨李嘉诚来说,甩卖地产项目也是接二连三。从2013年8月起,李嘉诚就陆续抛售内地投资性物业套现。李嘉诚的商业嗅觉早已被过往所验证,当一个行业的冬天来临时,他总是能提早出手,安全脱身。
但是潘石屹只有两项不卖。
两天前的7月5日,潘石屹在北京和上海同时召开渠道沟通会,宣布要把北京光华路soho和上海凌空soho卖掉。
自2012年soho中国宣布告别散售模式、从“开发-销售”转向“开发-自持”后,潘石屹几乎一年甩卖一个项目。
2014年2月28日,soho中国宣布将其在上海的两个项目“soho静安广场”和soho海伦广场“以52.3亿元的对价,出售给金融街控股。随后的三年间,soho中国相继出售了凌空soho、soho世纪广场等项目。
事实上,潘石屹并不认为卖卖卖是因为转型不理想,相反,在潘石屹眼中,soho中国的转型是成功的。因为2014年至2016年,soho中国的租金收入分别为4.25亿元、10.52亿元和15.11亿元。
发布会上,潘石屹指出,soho中国做生意最基础的原则,是在低价时买入,高价的时候售出。之前soho中国进行了大量的采购,现在的资产价格相当高,所以会处置一些资产。
潘石屹同时指出,随着北京市的商业物业不能散售这个文件的出台,就标志着商业物业除了整售这一条路,其它的商业模式已经不存在了,所以说的大的政策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也逼迫企业只有走轻资产这一个路子,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了。
截至目前,soho中国还有21个项目。潘石屹指出,剩下的项目具体什么时候卖,还要走一步看一步,不过,外滩soho和望京soho是永远不会销售的,前者位置太重要了,后者太漂亮了。
据介绍,soho 3q是soho中国推出的共享办公品牌,目前是北京、上海最大的共享办公空间。目前,soho 3q已经有17000个工位,出租率80%左右,预计年底将达到95%。
对于北京光华路soho和上海凌空soho如果成功出售将会给soho中国带来多少资金,潘石屹说不想去说测算结果,但这一大笔资金未来将全部用于“soho 3q的业务拓展和分红”。“我做事情特别聚焦,soho 3q将是未来soho中国的主营业务,其他的业务我都不会做。”潘石屹说。
据业内人士估算,如果这两个项目成功出售,可能将给soho中国带来超过100亿元的现金。
潘石屹同时透露,soho 3q未来将采取租用房产装修、管理的模式,但不会进行贴牌或者管理输出方式。在目前17000个座位的基础上,未来soho 3q规模将会“数量级发展”,目前soho 3q仅在一线城市有布局,未来将拓展至二三线城市。
未来两个月,soho 3q会进行新一轮融资,融资以及公司本身的资金将会投入soho 3q的后期发展。潘石屹称,“虽然soho中国并不缺钱,但是融资有助于推广soho 3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