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去的6月,全国范围内商业项目发起一轮集中开业,之后的暑期会相对安静,到9月则会迎来又一波小高潮(享受国庆假期红利),而对上海商业环境来说,届时势必同样精彩。
悉数魔都计划今年下半年开业的项目,若让我们从业人士列举自己最关注的top3,我相信luone凯德晶萃广场(下文简称:luone)会在其中;如果没有在top3,我依旧相信经过提醒后,还是会被加入到此榜单中去的——这就是我对此项目所占权重的最简明评价。
究其原因如果你我的想法类似,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拥有优质开发商背书,且量身定制。
凯德在全国范围内的声誉不言而喻,在40余座城市都贡献过项目案例。去年有幸能探班苏州中心商场,也是我做商业项目内容中关注度最高的一篇。(相关阅读:苏州中心商场almost完整体验报告),luone作为凯德华东的重磅级综合体项目,则是今年的华彩,主客观都会对其加以关注。
2、选址精良
上海核心商圈已趋饱和,除了存量改造外,今年并未有全新项目开业。luone所处的马当路徐家汇路,已属上乘选址。项目周边拥有两大现成的商业客流,西侧辐射打浦桥商圈,前者能否以更高品质和环境体验将消费者吸引前来,是个看点;北侧则是步行可达的新天地商圈,在定位上更趋一致;周边则有高端住宅刚需客群,另外项目自持办公楼也在建中。
因此客观条件就摆在那里,不用太多对未来城市建设愿景的展望,只看项目本身如何俘获现成的人心。
3、颜值爆表
无论何时谈这个项目,都应该把“设计”作为关键词,而这一定也是作为业内从业人员关心的重点之一。luone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其得以能讲出一个美妙的故事。例如在官方介绍中,我们能看到这样的描述:
希望能成为联结周围街区的“心脏”;让商业和街道发生关系,但并不扼杀街区里的公共生活;秉承华丽长廊和生态花园的设计理念;以城市绿洲为灵感,将艺术和自然元素融入城市商业空间中。
辞藻中透露出不同于常规商业项目的从容。
这一趴,也将会是本文的重点。机缘巧合,我有幸能在项目只有楼书时就一窥效果图(相关阅读:凯德发力 | luone项目招商资料欣赏);去年则是参观了其精致展厅(相关阅读:今年最期待项目之一,我终于去凯德luone展厅挖亮点了),如果你留意,会发现我去年的文中用了“今年”一词,而项目则好事多磨并未在去年如期而至,最终定档18年9月22日。
近日,作为“老朋友”,我有幸提前两月有余前往内场探班,一睹目前的进展,并在此分享,这个具有显著设计亮点的项目,与此前看到的效果图和模型相比,实际感受如何。
首要亮点,毫无疑问是通透穹顶。我曾在朋友圈断断续续po过项目的照片例如
朋友对此图较为令人印象深刻的回复有两点:
一是将效果图还原得很好;
二是类似设计似曾相识。
对于第一点,我本人也是认可的,不得不再次甩出当年看到的效果图
之后展厅的模型对其进行了完整还原
但由于上两张图都是剖面,只是剥离了最表面的外立面和南侧商户,以及展现了全部八个楼层的景致,因此不仅是通透穹顶,画面中充斥着手扶梯、飞天梯、商户、绿植、消费者等各类视觉元素,极大地丰富了场景。
在内场的实际感受稍显不同但更有趣
没有高端摄影设备,你几乎无法摄录进效果图以及模型所呈现的全景感受,但却有一种“身在山中不见山”的一步一景体验。
得益于设计师的功力,该项目真正做到了将自然采光投射到全部楼层,即使身处b2层,同样能隐约看到穹顶一角。如此垂直动线感受,并不多见。上图你可以看到贯穿整栋建筑的观光梯连接着穹顶和b2层。
身在商场主动线,多数情况下只要你愿意抬头,都能感受到通透穹顶带来的自然采光,以及不论是纵向还是横向维度,设计师都极尽所能将“城市绿洲”的理念付诸于实践。
若在三层以上的高楼层,不同的高度和角度,则又会带来各种不同的视觉感受。
在展厅看模型时,我就尝试从不同的视角(更偏向实际消费者人眼视角)展现穹顶的模样,在现场,我尝试找到同样的角度,与其说是还原模型,不如说是期望通过一种更有趣的方式去看一个商业项目的建成。
因此,关于朋友说的“效果图还原度高”这个论点,个人认为最终意义不在于与效果趋同,而在于真正还原设计师的理念和初衷——能否给市中心项目带来自然感受。
而说到似曾相识,主要是因为类似的网状结构是商业项目中常见的设计方案,但“开放式遮雨棚”和“封闭式穹顶”毕竟还是有本质差异的,这点我很难通过照片来表达——不同自然气候对开放式环境带来的影响,会分散消费者对项目本身的注意力;而luone则不会,你甚至可以尽情体验阳光直射、雨季甚至是冰雹给项目带来的截然不同的有趣反馈。
第二个设计亮点,自然是无法忽视的风铃幕墙外立面。没必要说这样的设计你在哪儿有见过,关键在于它如今真实存在于上海,带来一抹全新景致,是魔都商业之幸。
在参观展厅时,曾一睹过一面用灯光修饰的“样板墙”。
当时真正的外立面也刚上“风铃”,如此一角很难诠释美感,更像是马赛克。
如今无须赘述,看小视频
浏览器版本过低,暂不支持视频播放
第三个设计亮点,3层中庭。这一趴其实更适合与穹顶关联起来写,但个人认为在权重方面稍弱于外立面,因此置后。
3层设中庭的规划方式并不会成为项目亮点,它的话题性甚至不如在垂直动线上打通b2层到6层来得高。亮点在于该中庭由于通透穹顶的存在而有机会尽情发挥出其休闲体验职能。
能够感受到虽然还处于工地状态,但现实场景已经将模型尽可能呈现,水池区域即使没有水也竟然能隐约脑补出水纹效果,缺的仅仅是人的参与来完善整体商业空间景致了。
出于该区域的设计结构考量,这里似乎不具备举办搭台等大型活动的条件,但它同样需要运营,且理应更生活化;若不刻意放大其营销职能,那做成模型所呈现的咖啡休闲区效果则同样惬意。
第四个设计亮点,跨层复式主力商户。商业中有趣的部分在于,你身在空间,既是观察者也是被观察者,就好像我们都会用手机拍照,但我们在拍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可能会被摄录进他人的视角。
luone3层空间的打造可以说是对此最好的诠释,身在中庭的客人进入到周围客流的视线,而前者则能体验到环绕周围的跨层品牌店装的强烈视效。
从模型来看将会有多个品牌一字排开,如今现场已有围挡竖起,即使只看这一面白墙都能感受到冲击力,据说坐拥该黄金区域的品牌将会是快时尚品牌h&m、ur,生活方式品牌o.c.e.以及全球原创设计师品牌1wor,其中h&m店铺开面将达到40米、层高11米,坐等品牌奉献亮眼店装方案。
上文有提到,由于各种原因,luone的开业时间有所延期,但其实商业部分的工程始终未停过,最终造就的是——这可能是我进过的最干净的工地。而这种体验不仅仅由于场内大部分基础工程已结束,更在于该项目本身的空间设计就秉承了极简明快的风格。
在没有品牌入驻和开业的情况下,“留白”和“灯带”是项目现状的关键词。我们能感受到的是顺滑的材质以及平直的灯光勾勒。我不是建筑设计专业的,作为外行看项目硬件的做工,至多看其材质是否平整有质感、拼接是否丝丝入扣这些表面环节,绝大多数的工装若抠细节其实会有众多槽点,luone在这方面不吹不黑,属于上乘之作。
从这套对比图,也许能深刻体会到,一个商业项目,业主方前期至多将硬件尽可能打磨到精细,最终需要品牌和客人,也就是极其重要的“内容”来完成整个观感,这也是本文所唯一无法“还原”的部分。
说到内容,商业项目中还差什么?本文尚未提到的有两大方面——品牌和营销。
首先,先来说一下营销层面。
与超大体量商业项目不同,有得必有失,强调设计的风格传达,相对就弱化了活动场地空间。上图中的水幕墙面,是内场的局部视觉焦点,前方的空间几乎就是唯一的主力活动场地。当然如今由于店铺围板,使得空间稍显局促,不知开业后效果会如何。但可以肯定的是,luone不会走传统大中庭,环绕式观摩的路线,而是更趋同于k11这样利用场地特殊条件来营造氛围,以及浦东嘉里城这样用生活方式来获取消费者粘性的策略。
其次,品牌。
据了解,商场目前招商方面已接近满租,如有合作意向可能需要等到第一个调整窗口;在如今商业项目宣传层面极其重视的“首店”领域则达到20%占比。
目前品牌陆续进场施工中,但由于是新项目,所以形象露出不多,除了类似去年参观展厅时就已确认的精超品牌g-super、橙天嘉禾电影院等大型主力店一目了然外,现场并未给到太多信息。远处的围挡能隐约看到品牌logo
除了上文提到的四家拥有复式立面的主力品牌外,值得关注是项目如何通过品牌组合打造城市中心living mall的定位理念。从已知的信息来看,类似西西弗书店、美式家居/家具品牌ink+ivy、以及互联网新媒体品牌“一条”将会在此开出线下体验店,这些都会为luone带来生活感。
1层则主打精品时尚品牌,例如引入了ur上海首家高端精品店ur collection和众多国际时尚品牌如evisu、ck jeans、guess、sephora等。
餐饮方面,项目已与苏浙汇、王品、大董、瓦城、fcc group、老丰阁、小南国等知名集团取得合作;同时fook luk house福禄居、非常泰、火鸳鸯、蛟龙过海、小大董、greybox coffee概念店等品牌将会以“首店”姿态亮相;再者,位于b2层的美食区域foodie mart会如何打造同样值得期待。
只不过以上都是官方给到的相关文字信息,现阶段装修面积近半,但暂时无法辨识各品牌落位;另外,由于该项目的动线设计也别具一格,围绕城市绿洲中庭打造的△主动线,既形成闭环又贯穿项目成为长廊。如此设计方式结合品牌规划会有什么有趣的看点,如果有机会,待8月逐步成型后,我会为大家带来更新分享。
我第一次得知luone这个项目,差不多就是个人专注做内容之时,这两年时间我始终保持学习心态,不断改变、寻求突破,luone也终于辗转反侧后确认了最终开业时间,有幸能持续分享此项目的阶段性进展。出于私心,我由衷希望ta能沉住气,循序渐进,讲究品质,拥有稳定精准客群,做出口碑。
欢迎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