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建立双赢的合作模式?专家告诉你

各行业都想完成自己垂直行业内的闭环,但并不是所有行业都有能力拿到牌照并成熟运营下去,那么各行业如果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的话,哪些模式更利于双方共赢发展呢?又该如何选择第三方支付平台呢?专家来告诉你。
第一,对于垂直行业想拿支付牌照来实现业务闭环,目前看实际难度不小,合作共赢也是发展之道。短期内支付牌照被炒得沸沸扬扬,反映了市场对支付这种基础金融服务价值的很高的认知和期许。
但是,有几点需要提醒注意:
1、支付属有很强规模经济特征的业务范畴,往往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才可能实现盈利。目前中国支付市场虽然持牌机构数量两百余家,但寡占形势明显,多数机构处于亏损状态。
事实上,央行也曾表示大部分支付公司处于亏损状态。
2、互联网的特性是公开共享,与之背离的封闭帝国建设思路前景并不乐观。有的企业收购方式获得支付牌照的实例都是例证。
自2016年8月起,央行宣布不再批设支付机构后,现有的243张支付牌照便成为稀缺资源。由于禁止买卖支付牌照,新公司若要进军支付领域,只能通过收购原持牌公司。然后第三方支付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并购高潮,唯品会、小米、恒大、美的等财大气粗的明星企业都通过收购的方式将支付牌照纳入囊中。
3、支付牌照有其经济价值,但是现状似乎也有一定泡沫,不乏少数中介炒作哄抬所为。
上述专家认为,目前第三方支付行业的乱象不少,市场竞争秩序有待规范。这一点应该陆续由监管部门来规范,只是时间的问题。
第二,选择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个性化服务能力要强。一方面要看平台能否对传统支付服务链条上的“断点”进行修补,针对行业经营发展需求提供“断点续传”式的服务,有效解决行业日常经营中的痛点、难点,另一方面要看平台能否根据行业客户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解决方案,甚至量身定做支付方式,改善客户的支付服务体验。
同时第三方支付平台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联合推出供应链金融服务、中小企业信贷服务,解决中小企业融资贷款难等问题,最终在整个产业链条中,企业、支付机构和银行的分工更加明确,产业参与方各司其职,这种专业化细致分工确保了供应链在运作上趋于高效合理,已经成为行业现金管理/供应链管理和融资解决范式之一。
最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合规意识应作为一个重要考量因素。有人戏称支付行业自2017年起进入阶段性的冬天,监管部门强化监管的重拳不断。在金融行业整体强调强监管的环境下,合规经营、风险防控无疑将成为第三方支付平台后续经营的重要内容之一。选择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要注意综合评判合规、便捷、成本等多因素,小心防范因为第三方支付平台违规等发生风险传染的殃及池鱼性质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