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留神险些多给他国交税千万美元 四川跨境纳税服务挽回这笔“巨资”

封面新闻记者 李秀江
“如果不是国税局进行风险预警,我们要吃哑巴亏,多缴840万美元的税。”说起公司在孟加拉国的第一个电厂项目,中车资阳机车公司海外项目部经理索雪松感慨万分。原来,该公司在海外的投资项目,因为合同拟定没有约定纳税义务主体,导致差点给孟加拉国多交税840万美元。近年来,四川企业走出国门越来越多,而四川省国税部门的服务也积极跟上,记者12月8日获悉,国税部门正在向全省跨境纳税人推送《“走出去”税收指引》手册,为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两次避免多纳税 川企挽回损失超千万美金
中车资阳机车公司是四川一家大型国有企业,面对国内内燃机车市场收窄和“一带一路”机遇,公司发力“走出去”战略,积极向外拓展业务,涉外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和越来越多的国家打交道,国别税收的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
一年前,公司一口气在孟加拉国承揽了2个电厂epc合同,但由于经验不足,合同没有约定纳税义务主体。而若按孟加拉国税收制度中关于“工程劳务发包方应当按照10.5%的税率对工程劳务总额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的规定,公司将承担840万美元的税金。
四川省国税局在“企业大走访”活动中发现了这一问题,立即对公司进行税收风险提示,告知其合同中存在的重大隐患,建议公司采取补救措施,并帮助公司与孟加拉国电厂建设业主开展协调,对工程合同予以调整,最终挽回了这笔损失。
有此经验,中车资阳机车公司随后在拟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方案时,高度重视国际税收问题可能引发的风险,并学习利用税收协定待遇、政府间双边磋商机制等手段降低税收风险。今年9月,公司又在孟加拉国签署变电站项目合同,在税务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直接避免了392.7万美元的税收损失风险。
及时服务 一册在手国外投资也能“保驾护航”
事实上,像中车资阳这样出海发展的企业越来越多,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充分降低纳税人“走出去”税收风险,四川省国家税务局深入开展税收护航“川企”走出去行动。12月8日,记者获悉,11月上旬开始,该局向全省范围内的“走出去”纳税人《“走出去”税收指引》手册。记者注意到,该指引详细列举了企业“走出去”可能涉及的83个重要纳税政策事项,同时,在税收政策方面,对4类29项优惠政策进行了归纳梳理,形成便于企业查阅使用的“政策礼包”。在税收协定方面,对境外取得得四类所得细分为19项进行解读,帮助“走出去”企业用好税收协定、享受协定待遇、维护自身权益。“随着‘一带一路’倡议落地生根,像中车资阳这样‘走出去’发展的企业越来越多,税务部门为跨境纳税人提供别国投资税收指南、税收风险指引,可以有效降低企业‘走出去’风险,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四川省国家税务局国际税务管理处处长刘延俊说。而对于走出国门的四川企业而言,更是“干货”满满。“有了这个小册子,我们再也不会犯以前那样的税收低级错误了。”中车资阳机车公司财务总监胡宪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