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企认定申报时间临近!约5月底开始申报!
根据往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时间,今年的申报时间大约在5月下旬开始,各企业单位应抓紧时间做好2018年度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认定工作,据高企认定相关规定可参考以下事项:
政策优惠
1、税率降低10个点:25%(前) 15%(后)
2、税额减少40%
3、获得各地区直接财政补贴(各地区财政补贴金额不同,具体可电话咨询),
如广州市:
申请条件
1、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2、注册时间一个会计年度以上
3、拥有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
4、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比不低于10%。
5、近三年研发费用要求:
若销售收入5%
若销售收入5,000~2亿,则研发开发费用>4%
若销售收入>2亿,则研发开发费用>3%
6、高新技术产品收入≥60%
7、研发组织管理水平及规范的财务管理
8、rd(研究开发项目):每年不低于4个
9、ps(上年度高新技术产品):≥1
ipo上市向互联网高新技术企业倾斜,对商标和专利权充分披露提出更高要求
2017年ipo的数量和融资金额均比2016年大幅上涨。ipo上市渐渐开始向互联网等高新技术企业倾斜。在今年3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通知,证监会按照《证券法》规定的程序,报经国务院批准,证监会宣布修改《首发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和《创业板首发管理办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符合条件的创新企业不再适用有关盈利及不存在未弥补亏损的发行条件。
2017年ipo首发上会企业共479家,其中380家成功上会,有86家被否决,8家取消审核,6家暂缓表决,过会率仅仅为79.3%,否决率达到了17.95%,而去年的否决率仅仅为7%。对于公司的商标和专利权等的充分披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更明确地披露权属状态,对生产经营的影响程度。
研究报告:中国大陆主体涉外商标申请量跃居世界第二
最新研究报告称,中国大陆主体涉外商标申请量呈快速增长之势。2017年涉外商标申请数量较2016年增长超过40%,且仅在2017年一年就提交了近12万件涉外商标申请。在过去的短短4年时间内,中国大陆主体的涉外商标申请量已从2013年全球第十位迅速攀升至2017年第二位,超越德国仅次于美国。如果以这样的速度增长,中国大陆很有可能在近几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报告称,从全球范围内注册地来看,中国大陆主体在全球范围内提交海外商标申请的注册机构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及中国大陆周边的国家和地区。从行业领域来看,2017年中国大陆主体涉外商标申请排名前三的行业领域为“研究与技术”、“服装”和“家用设备”。这些领域也是近年来在涉外商标申请总量方面增长最快的三大行业领域。
业内专家表示,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品牌战略的推动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意识逐步增强,在海外商标注册申请数量也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为了寻求更广阔的消费者资源,中国企业正在逐鹿全球市场,保持着可持续性的发展态势。
发展改革委等四部委:大幅缩短商标注册周期
据发改委官方网站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做好2018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2018年将重点组织落实好9个方面30项任务。
在解决第四方面,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任务中,通知指出,在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全面规范“多证合一”改革。抓好“证照分离”改革提速,推动“照后减证”,着力解决准入不准营的问题,大幅缩短商标注册周期。建立国家层面统一的“多证合一”整合目录,推进全国范围内“多证合一”改革模式的规范统一。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全面清理各级政府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在行使行政职权和提供公共服务时要求行政相对人提供的证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