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车辆在运用过程中,零部件会逐渐磨耗、腐蚀和损伤,为使车辆经常处于质量良好状态,确保行车安全并延长车辆使用寿命,必须对铁路车辆进行各种检查和修理工作。中国铁路实行的车辆计划预防性修理制度,按修理内容分为定期检修和日常维修两类,要逐步实现状态修,即车我认为问卷设计一定可以成为行业的领导者,翘首高端产品之列。
铁路车辆在运用过程中,零部件会逐渐磨耗、腐蚀和损伤,为使车辆经常处于质量良好状态,确保行车安全并延长车辆使用寿命,必须对铁路车辆进行各种检查和修理工作。中国铁路实行的车辆计划预防性修理制度,按修理内容分为定期检修和日常维修两类,要逐步实现状态修,即车辆出现故障后再进行修理,可减少成本。
铁路维修市场规模
2015-2017年中国铁路维修行业市场规模分别达到120.74亿元、129.66亿元、141.58亿元,年复合增长超过5%。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建设以及铁路“走出去”等重大战略助推下,我国铁路维修设备出口高速增长。另外,“十三五”期间铁路投资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铁路行业已逐渐由大规模“设计建造”阶段转入长期“设计建造与运营维护并重”阶段,预计到2023年中国铁路维修装备需求规模将达到301.02亿元,年复合增长11.64%。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18-2023年铁路维修行业市场深度分析与市场趋势预测研究报告》统计分析显示:
一、2015-2017年中国铁路维修装备需求规模及增速
2015-2017年中国铁路维修行业市场规模分别达到120.74亿元、129.66亿元、141.58亿元,年复合增长超过5%。
图表:2015-2017年中国铁路维修市场规模及增速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
二、铁路维修市场饱和度
在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形下,对铁路运输的需求量在逐渐增大,铁路运输的发展将偏向高速和重载运输。这样就会加重铁路线路的承载能力,造成铁路线路损害,严重影响铁路运输。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铁路的发展也得到了质一样的飞跃。伴随着铁路的发展,势必会对铁路的需求和技术方面也越来越看重。铁路线路类型、设备、零件随时都在更新换代,因此对于维修方法和技术要求也是越来越严格和科学。
三、影响铁路维修需求规模的因素
2017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10亿元,陆续有宝鸡至兰州高速铁路、西安至成都高速铁路西安至江油段、石家庄至济南高速铁路等项目投产运营,投产里程3038公里。截止到2017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7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5万公里,中西部地区(含东三省)铁路营业里程达9.7万公里。其中,石家庄至济南高速铁路的建成通车,标志着我国“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中的“四横”完美收官,中国高速铁路网进一步发达完善。
1、运行负担的加重
因为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了满足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的运输需求,铁路建设的速度不断加快。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影响,铁路在运输过程中仍然出现超载等方面的原因。又因为需求旺盛,铁路在使用过程中的频率较高,对铁路本身便是非常大的伤害,容易造成铁路线路方面的病害。各种超载现象的发生,使得铁轨发生变形、开裂等方面的原因,长此以往,便会因为线路的病害发生相关的交通事故。
2、日常维护低质量
铁路的维修养护虽然是铁道部重要的工作内容,但是工作内容毕竟单一乏味。整天在铁路上走动,观察铁路的问题,使得工作人员对工作也有一定的厌烦情绪,在工作实践中,完成的质量也不是很理想。而且日常的维修养护工作不到位,就会使得小问题在时间的推移下加大,变成影响较大的大事故,所以日常维修养护的工作虽然单一乏味,但是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应该加强重视。
3、维护体系不完善
维修养护有一定的实践指导,实践过程中应该遵循一定的体系标准。但是当下的铁路线路维修养护工作只注重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哪里有问题就进行修补,不注重对问题的分析以及问题解决的设计和规划。铁路线路问题很多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应该在相关维修养护措施的落实前,进行细致的规划,保证维护的质量。
四、铁路维修市场潜力
2017年末,我国铁路运营里程已达到12.7万km,到2020年预计运营里程将达到15万km。按照当前国铁养护维修的运营管理模式,以及现有人力物力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养护维修不到位的问题,或多或少出现过钢轨该修没有及时修,该换没有及时换的情况,更不要说从优化养护方案,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总体成本,提升安全性能等方面考虑,而进行改善优化性质的养护维修作业,让铁路养护维修作业从治病提升到防病的水平。可以说,随着未来几年铁路运营里程的继续增加,以当前的状态来看,铁路养护维修能力将存在较大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