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绍兴首要的任务是实现越城和柯桥的对接,做大镜湖新城,实现地理上的融合(预测15年左右)。2000年,绍兴县政府驻地迁址柯桥,短短五年,绍兴县城市建城区框架面积由12平方公里扩展到38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由10.8万增加到18万,城市化率由29%提高到46.7%,假设未来绍兴能突破现有产业成功转型升级,以创新型产业做新的经济增长极,(假设各条件与2000年的绍兴县所具有的一样)大概也需要35年时间可以将上虞与越城间的土地填满。注:上虞与越城的距离估计也就是3倍左右的柯桥建成面积。届时越城,柯桥,上虞同城,大格局,大城市。
没有外来人口,本地人口增长又不行,融合毛线。
迪荡多少年了,才那疙瘩大。绍兴本来就排外,靠本地几个人建不起来的。
越城区城建不作为,你要是柯桥上马就OK,关键是钱
柯桥是如何吸引外来人口的?只要产业转型,有新型可持续的产业,不愁吸引不来人口
柯桥式典型的贸易城市,但是贸易结构相对单一,受宏观环境影响很大,来人多,走人也多。
所以我说需要找到一个可依托的新的经济增长极产业,而且柯桥当时错在没有形成产业链,导致产业单一,现在的政府需要引以为戒
别忘了原绍兴县那批老爷经营越城区的时间比经营柯桥镇更久
关键是钱和机遇。还有原本经营越城区的绍兴县老爷们并不等于绍兴县老爷(马哲说过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事物)现任的或者当时的他们所做的成就摆在那那就叫做有有作为,至少现在的这两批领导人的成绩在那,所以我才能说越城区相较于柯桥区不作为
柯桥的金柯桥大道的所谓的CBD和柯桥牛叉而单一的产业,证明这帮所谓的绍兴县老爷也不过如此,勤劳而无远见,所谓的执行力也到县级政府的天花板。
太难了,不要说心理上的隔阂,地理上也相聚太远。再加上现在的人,稍微有点水平都往杭州上海跑。绍兴下辖的诸暨嵊州新昌甚至上虞,既然去绍兴也被当做乡下人,去杭州上海也是一样待遇,那还不如努努力去大城市或者干脆呆在县城里
你要相信绍兴未来也是大城市,和宁波一个定位
但不能否认整个绍兴也就柯桥经济发展还不错
是超过宁波。要相信绍兴人的基因和绍兴的水土。建国前绍兴是浙江城市面积第二大的城市。
超过很悬,你要知道现在的宁波仗着计划单列市的名头在努力扭转因地理劣势导致的边缘化,努力想要跨海对接上海,脱离杭州的吸引力,并且现在中国的经济主张海洋经济,宁波港不容忽视。绍兴想做大却受杭州打压,最多形成广佛局势
理想真丰满 现实很骨干~~~淡定一句转型 新兴产业~~~绍兴的地理位置局限性巨大~位于杭州宁波中间~既无省会之功 又无港口之便~靠着原有的老底子吃老本~说的感觉柯桥的官老爷很牛逼~其实不然吧~如果真的有远见 也岂会面临如今局面~在黄金十年间早就可以完成原始积累 和初级转型改造了~当然有一句说一句~毕竟绍兴的最近几年的官老爷都是走马灯似得~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来个大口号~搞个新城建设~然后拍拍屁股走人升迁~我倒是觉得与其搞那种虚伪的大城市指标~不如做小做精做强~还有就是建设好投资环境 多多吸收杭州 宁波的某些已经溢出的资源~
二十年前,人人都说宁波潜力大,杭州不行,未来是宁波的。结果二十年过去了,宁波不仅被杭州越甩越远,宁波在五大计划单列中都倒数了。宁波不行。
越城区有什么规划权?
小等于散等于乱,在中国要做精,必须做大做强。你给我举出一个大陆的城市,小而精的,没有,完全没有。
这个就要问前任省长了:提出杭州兴则浙江兴,外力推动
强大的一市一区都整成这样,其实真没脸说其他县级市
这点我双手赞同你,小而精?很可笑,小只会导致产生离心力,本市内的自家兄弟县市都瞧不起你,何况相邻地级市。浙江为什么现在开始被其他省慢慢的逼近甚至超过,还不是走得省管县体制,导致无法形成大的中心城市,各自打着小九九,省管县所实现的“均富”已经越来越不符合这个社会了。看看江苏城建再看看浙江,能拿出手的就杭州,宁波
宁波规划财政人事都独立于浙江省,这都要怪省政府?妈的,得了便宜还卖乖。
宁波在江苏也就是常州的水平,无锡和苏州是吊打宁波的
你说的没错,但另一个问题是,为了建杭州动用了全省之力,宁波是被挤下去的
你说的是GDP吊打,综合实力不一定比不过无锡
2013年以后的绍兴也算是浙江的一次探索吧。基本上中央和省里有的资源都倾向绍兴了。再发展不起来就没辙了。
我说城建
省政府在反省当年的省管县政策。
又老调重弹,要怪就怪当年南宋首都定在了杭州。宁波衰落只能怪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