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可对国家经济造成重大影响!

剑桥大学一项近期研究显示,平均而言,更富有、更寒冷的国家因气候变化所遭受的收入冲击程度,与更贫穷、更高温的国家并无二致。!
阿根廷乌斯怀亚一处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区域
美世当前占据主导地位的经济研究结果认为:气候变化所产生的危害将主要见诸于高温或贫穷国家,甚至有人预测,更低温、或更富裕经济体将丝毫不会受到影响,甚至还会因更高气温获益。
但剑桥大学研究人员共同展开的一项新研究却显示,基本上,所有国家——无论贫穷或富有,高温或寒冷——如果当前碳排放量趋势继续延续,至2100年,都将在经济方面遭受冲击。
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2019年8月发布了该《跨国分析气候变化对宏观经济的长期影响(long-term macroeconomic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a cross-country analysis)》研究,平均而言,更富有、更寒冷的国家因气候变化而遭受的收入冲击程度,与更贫穷、更高温的国家并无二致。
此项研究由剑桥经济学院的kamiar mohaddes教授与剑桥大学博士生ryan ng、以及来自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台湾国立清华大学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同仁们一同开展。
采用自1960年起、来自174个国家的数据,该研究团队估测了高于历史常态的气温与收入水平之间的关联。之后假设了两种场景:碳排放量依旧,或者全球遵守《巴黎协定》,并对这两种场景下经济收入所遭受的影响进行了建模。
美国gdp可能会损失10%
倘若碳排放量不加以控制,至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平均值预计将升高超过4摄氏度,这将导致美国损失10.5%左右的gdp,这一经济冲击幅度堪称严重。
而对于被某些人认为会因温度升高而获得经济收益的加拿大,至2100年,因气候变化导致的收入损失也将可能超过13%。研究显示,遵守《巴黎协定》可将北美国家gdp损失控制在2%以内。
研究人员表示,除非采取行动,否则,至本世纪末,全球gdp将缩减约7%。其中,预计日本、印度和新西兰的国家收入将损失10%,瑞士经济规模将缩减12%,俄国gdp将减少9%。
加拿大气候变暖速度是世界其他地区的两倍
加拿大正在以世界其他地区两倍的速度变暖。其基础设施、沿海和北部人群、国民健康与幸福水平、生态系统和渔业都面临着风险——这一切都将带来损害。
英国2019年出现了有记录以来最高温日。铁轨变形、路面熔化、数千人被困,只因气候偏离常态。这类事件都会产生经济损失,而且,倘若缺乏相关政策去应对气候变化威胁,类似事件只会愈加频繁。
关键在于气候变化程度
研究团队表示,决定收入损失程度的,不仅只是温度计上的数值,同时还包括相对于“历史常态”的气候变化程度。所谓“历史常态”,是指各个国家所习惯的气候条件。
无论是寒潮、热浪、干旱、洪水或其他自然灾难,气候条件偏离其历史常态,都将导致负面经济影响。如果缺乏抑制或调整政策,很多国家的气温都可能会高于其历史常态,从而导致严重经济损失。无论穷国富国,无论高温或低温地区,都将无一幸免。
仅凭适应,远远不够
研究人员承认,经济的发展会适应气候变化,但同时他们也表示,根据其建模结果可以看到,仅凭适应,远远不够。
科学界一直认为,经济适应气候变化,平均需要30年时间。在这期间,从基础设施到文化习俗,需要缓慢调整。即使这一调整时间缩短至20年,至本世纪末,美国经济依旧会遭受近7%的损失,全球gdp损失也将超过4%。
跨国家研究对宏观研究而言,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但各国平均数据却会导致地理多样化国家信息的缺失,比如巴西、中国或美国。
因此我们聚焦了美国,对于同一大国内的高温或潮湿地区、以及寒冷或干燥地区,比较气候变化的温度波动对上述地区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影响是否相同。
——mohaddes教授
研究观察了美国48个州从制造业、服务业、到零售和批发等10种行业,发现各个州的上述每个行业都会至少因气候变化所导致的一种后果(诸如高温、洪水、干燥或冰冻等)而蒙受经济损失。
寒冷国家受影响程度与高温国家并无二致
随着规模扩大,气候影响将在国家和全球层面造成经济损失,甚至在发达国家和据称“有强大承受力”的国家,也将同样如此。
气候变化对经济所产生的影响要远远超出农作物范畴。暴雨会导致无法开采山体,并影响商品价格;寒潮会催升取暖费用,从而导致大众消费支出下降;热浪则会导致交通网络瘫痪。所有这些都会产生影响。
气候温和的富国在经济方面不会受到气候变化影响,其财富甚至还可能会因气候变化增长至原来的两倍、三倍,这种言论其实并不可信。
mohaddes教授来自瑞典,一些人预测这里会因温度升高而受益。“但瑞典旅游业所依赖的冬季运动项目怎么办?”他说,“如果发达国家想要在未来数十年避免其经济遭受大幅冲击,《巴黎协定》会是一个很好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