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产品运营人员,见惯了产品的诞生和最后的消亡,感觉软件产品的运用周期,已经不再像前几年那样,生命顽强。这种现象在如今开来,变得越来越常见,越来越正常,但是也越来越不正常。
越来越正常,和越来越不正常,两句话难道不是自相矛盾吗?其实不然,看你从哪个角度去看。
越来越正常,是因为在市场的横流当中,产品的孪生兄弟出生的越来越多,而且是越来越快。几乎在同年限内,就可以孪生出好几个。所以这种现象已经见惯不惯了。越来越不正常,是因为这样的现象变得越来越不正常。
从一个软件开发者的角度来看,只要同类型的产品出现在市场,肯定会有相类似的产品推出。那么第一个问题来了:开发的价格。脱离了定制开发的基础,不管是二次开发还是源码售卖,产能都已经远远低于定制开发项目的金额。对于市场上的软件开发商来讲,这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市场同款产品的存在严重的比价行为存在;软件公司为了减少开发成本,通常会采用二次开发或者直接套用源码的情况存在,这样的弊端,在于产品成型后,系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也不便于产品后期的迭代、升级。相对于需求方来说,此类型产品相当于一次性的产品。
对于电商类产品来说,市场的需求量是很客观的。从传统行业的转型,到现在线下门店营销推广。电商软件应用为广大商家减低的营运成本,增加门店客流量,提高了日常销售额。这种情况是大家比较喜闻乐见的。尤其是现在的电商模式,从当初当纯的o2o模式,到现在的b2b2c多商户模式,再转变到线上线下统一新零售模式。电商产品随着市场的变化一直在推陈出新。
对于流量端口来讲,以前的模式更倾向于线上搜索引擎网站的展示浏览,这样的展示方式太过被动,不够精准,更没有为商家短期内带来庞大的客流量。但是现在的电商模式,随着app,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流量端口的拓展,客户的把握更加精准,用户需求更加明确。产品展示也更加明确,用户选择商品也更加准确。
电商产品的种类暴增,预示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大;但是同时也出现了同类型产品竞价严重,产品质量无法进行保证等问题。就目前来说,此类现象短期内并不会得到有效的解决。
但是针对于商家需求来讲,电商产品目前并不会退出市场。但是产品不会迭代出更新的功能。目前的电商类软件产品的功能,足以解决商家门店需求。类似于美团、饿了么这样的电商类产品功能,足以应付绝大多数的商家需求,所以后期的电商类产品应该更倾向于产品量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