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东北冰棍儿是如何称霸上海滩的?马迭尔、东北大板再到中街1946都火了!

尽管这件事听起来很不中产,但是,冰淇淋的确成为东北继烧烤、直播之后,第三个风靡全国的 产业 。从马迭尔冰棍进京,东北大板占领独立冰柜,再到如今需要排队购买的中街 1946……
马迭尔冰棍,是哈尔滨中央大街特色冷饮,是马迭尔品牌(modern)食品之一。由法籍犹太人开斯普于1906年在哈尔滨创建,距今有100多年的历史,其名称“马迭尔”从清朝到民国到解放后,一直沿用未改。马迭尔冷饮是中国最早的冷饮企业之一,马迭尔冰棍的特点:“甜而不腻,冰中带香”,且无膨化剂,其固化物(牛奶、鸡蛋等)投放比例远高于冰激凌。马迭尔冰棍无外包装,仅两种口味,只限于专营店出售。这支创牌百余年始终畅销不衰、无论炎炎夏日还是滴水成冰的三九天都有人排队购买的小冰棍儿,几乎成了哈尔滨的象征。
东北大板,黑龙江省大庆市红宝石冰淇淋有限公司生产的系列雪糕品名,所属品牌创立于1992年,系列产品一夜爆红,并一路由京城席卷至申城乃至全国各地。没吃过‘东北大板’,都不能和小伙伴愉快地玩耍了。”这是网友对东北大板的形容。2014年,一种3元/根、长得方方正正,叫“东北大板”的冰棍,一夜之间成为北京冷饮市场最红的冰棍,微信朋友圈、微博好友圈,完全被‘东北大板’刷屏。草莓味东北大板这被网友形容为“名称简单粗暴”、“包装低调粗糙”的雪糕——“东北大板”,吃过的人津津乐道,没吃过的人遍地搜寻。
严格来说,它们应该叫雪糕。只不过, 雪糕 二字不太符合城市中产对冷饮的内心定位。国家食品标准是不允许雪糕自称为冰淇淋的,它俩的区别也不是 一个有棍子,一个没棍子 这么简单,主要拼的是乳脂含量。全乳脂 ≥8% 半乳脂 ≥6% 植脂 ≥5%才有资格成为冰淇淋。乳脂含量越高,冰淇淋就越好吃。这些陪伴了东北人半个多世纪的雪糕,突破东北地域防线之后,价格也从 5 毛 1 块卖到 10 块以上。尤其是中街 1946,已经凸显出了网红冰淇淋的潜质。
你可能委屈,也可能不服,明明有更好吃的,为什么是它火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如何把一款怀旧雪糕打造成网红爆款。第一步 名字一定要 老 ,而且要 老 的恰到好处。冰淇淋雪糕的气质跟一般食物是有区别的,它跟欧美有种天然的联系。所以, 张阿姨雪糕 这种太接地气的名字显然是不合适的。可如果强行加 s.street 这类英文,除非把国产俩字儿贴脸上,否则八九不离十会被误认为是来自意大利。这种 老 要拿捏得恰到好处,最好能体现有神秘色彩的历史感。
第二步 包装极简才是王道,一根雪糕的身价,可能因为褪去包装,而翻 10 倍。对于这种以食物本身取胜的东西,华丽的包装有时候只是多余。大概是因为极简自带精英气质吧,吃穿住行用,用极简风就会感觉提升了一个阶层。
这个 1946 年由张作霖后厨创立的冰点品牌,其实最开始叫 华兴冰果店 ,因为他们家雪糕个大、奶味足,又产自中街,久而久之,就叫成中街大果了。70 多年过去,如今衍生出的中街 1946,以裸果的状态重新回归,又多了几分小而精轻奢感,而且在用料上也做了升级,据说,是口感最像冰淇淋的雪糕。如果你实在馋得想买来尝尝,一个忠告,拿到手以最快速度拍完照就赶快吃。因为中街 1946 的雪糕大部分都不含食品添加剂。配料中更是没有其他常规产品所添加的化学成分,因此,雪糕融化速度是常规产品的 5 倍。
关于童年的记忆,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珍贵片段,在“东北大板”创始人刘颜龙的记忆中,小时候夏天里,老太太戴着白帽子,扎着白围裙推个小车。然后拿个圆壶,里边放的冰棍拿出来还冒着白气,那简单的造型、那甜蜜又真实的味道,让整个夏天都瞬间凉快起来。但是,在那个年代,囊中羞涩的大人们并没有多少钱能让小孩子消费起这么“奢侈”的东西,只有被孩子纠缠不过,才偶尔买支最便宜的,让孩子解解馋,刘颜龙也属于这类孩子。
长大后,各种冷饮、饮料层出不穷,口味也更是丰富多彩,想吃冷饮也是再简单不过的事,然而,刘颜龙却再也没吃到过小时候那股甜蜜与欣喜的味道了。在完成人生中第一阶段的资金积累后,刘颜龙便开始着手描绘他脑海中那个甜蜜的“童年梦”,小时候的冰棍,便是“东北大板”最初的雏形,从原材料的选择到产品的外形包装再到经营模式,刘颜龙都保留最原始的那份简单与真实,一心一意做真正的冰棍,让人们再一次品尝到童年那不化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