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州游记:石淙头的乡愁


石淙头的乡愁
作者:大沇河
石淙头的乡愁深居山坳,环绕青山;石淙头的乡愁如绕村而过的淙淙溪水,连绵留长,石淙头的乡愁如老龙隈的断崖飞瀑,来势汹涌势不可挡;雕梁画栋的深宅大院,栖息着一抹浓浓的乡愁。
石淙头的乡愁在神奇的传说里。石淙头,原意是村周围的十座小山在此断头,故村名叫“十终头”,是那一口浓浓的乡音把村名叫成“十淙头”,正好,村头那淙淙的长河日夜不息。石淙头,看得见山,看得见水,听得见乡音,留得住乡愁。
淙头的乡愁在一代名相,康熙老师陈廷敬的诗里。古时石淙头是西去平阳的必经之路,一陈廷敬路经此地,感慨万千,曾留下了《宿石淙院》的诗词。诗中写道:“山房行欲近,半空人不知。微迳碍古道,青碣来差池”。陈廷敬一生兢兢业业,辅佐康熙,对故乡魂牵梦萦,年过七十方告老还乡,石淙头距陈廷敬的老家仅有几十公里。 “认得云归处,天涯尽太行。”置身于波谲云诡的宦海五十三载,陈廷敬的乡愁,飘落在太行深处这一片山山水水。
三百多年以后,又有一位文化名人用深邃的目光抚摸这片土地,这人就是冯小刚。
电影《一九四二》选择在这里取景,使石淙头名声远播。而那一抹化不开的乡愁,则是这片土地上乡人难以割舍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