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浙江在线刊发书名肖纯的文章《国家中心城市: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其中提“尽管杭州有很大可能入围”,“尽管”一词,意味深长。随后,文章描述道,“国家中心城市对城市的综合性有很强的考量,但由于离上海太近,杭州在综合性上存在明显的短板。”
现全文摘录如下:
《终于定了:中央确定4个全球城市和11个中心城市》一文一出,坊间热议一片。对此住建部发声辟谣,表示“4个全球城市和11个中心城市”的提法毫无根据,纯属不实报道。
关于国家中心城市的期待、热议与争论,并未因此停息。根据住建部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以及各个城市的总体规划,目前已有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被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此外还有成都、武汉、郑州获得国务院“支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据此媒体普遍认为上述8座城市拿到国家中心城市的入场券。
这也让更多城市看到希望,纷纷加入抢位战。此前《中国经济周刊》有报道推测,国家中心城市数量可能为12个。很多地方一时炸开了锅,多个省份欲“举全省之力”争取。
国家中心城市的正式提出,最早见于2005年。当时,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规院)受建设部(现住建部)委托,在编制《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2010年)》过程中,首次使用了这个概念。在那轮编制过程中,中规院认为,应该在城镇体系的最高位置设立国家中心城市,让它们在各个方面发挥中心作用。
按照中规院的美好初衷,国家间的竞争本质上是城市间的竞争,发达国家都有发达的中心城市,这些城市的作用往往跨越国境。国家中心城市要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能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对内则是经济活动和资源配置的中枢。
一言蔽之,国家中心城市应该具备综合服务、产业集群、物流枢纽、开放高地和人文凝聚五大功能,堪称城镇体系中的塔尖城市。
政策因素对一座城市发展的影响,在中国表现得尤为明显。而国家中心城市之争,正是近年中国城市政策争夺战的一个小注脚。
对于城市而言,被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意味着自身潜力、优势和发展前景得到国家最高层面的认可。贴上这个标签,就可能获得更多的政策倾斜,仿佛一个巨大的磁场,把政策、资金、人才等资源不断吸引过来。
政策红利巨大无疑,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个2005年就出现的概念,在近年才被热炒的背景是什么?
?
2015年12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出席一个论坛时谈到,“中国要解决北京这样特大城市存在的城市病,需要再有10个类似北京这样的中心城市才行。”而在今年两会上,住建部部长陈政高在谈到国家中心城市的作用时希望国家中心城市“要带动周边发展”。
由此可见,国家层面并不想进行一次简单的“分果果,排排坐”。既要为北京、上海减负,又要考虑区域均衡性与差异化,让国家中心城市真正成为中流砥柱,带动区域整体发展。而不是像以往那样一哄而上、无序竞争。
尽管目前已有8座城市入围国家中心城市,但这种认可只是一张蓝图。未来能否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心,还要靠它们自身的努力,用市场说话。
另一方面,对暂时没有入围或最终落选的城市,也绝非末日。纵观世界城市发展的历史,不乏另辟蹊径的突围案例。
硅谷能在纽约、芝加哥、洛杉矶、休斯顿之外异军突起,就是打破了规模与体量的窠臼,通过互联网的连接性打破物理空间的集聚限制,后者是传统中心城市崛起的必经之路。
在国家中心城市的队伍中,人们暂时未发现深圳的身影。这位中国改革开放的棋手,这几年又一次抓住了时代机遇,顺利完成了华丽转身。深圳有潜力成为具备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特色城市,对标美国硅谷。无论能否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深圳都是全国的科技、经济中心。清醒的认识,立足自身特色,深圳完全能走得更远。
与深圳一样,杭州也是新经济的佼佼者。尽管杭州有很大可能入围,但不能掩盖杭州鲜明的特色。国家中心城市对城市的综合性有很强的考量,但由于离上海太近,杭州在综合性上存在明显的短板。正因如此,反而倒逼出杭州的差异化特色: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产业营造出极强的创新氛围。而杭州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也明显高于同级别其他城市。
和深圳略有不同的是,除了科技创新方面的动能,杭州的文化优势亦不可小看。基于深厚的历史积淀,以及近年对文化产业的悉心培育,这些都赋予了杭州更多的底气。随着世界的扁平化,城市竞争终归于文化竞争,这是杭州的强项。
除了人文氛围,自然优势亦不可小看。杭州独特的自然资源,加之多年来对城市细节的营造,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的宜居性。人民安居乐业、收获幸福,国家中心城市才不会沦为抽象的政策和冰冷的数据。对具体的个人而言,城市夯实市民的获得感,比收获国家中心城市的名头更重要。
杭州进了国中最好,能有更多的政策,全力发展杭州都市圈,不进国中也好,可以加快杭绍同城,或者杭绍甬一体化,浙江发展到现在好像也没多少政策吧。
杭州直接变直辖市那就牛B,超越深圳
这个很有可能哦,金华或宁波做省会
杭州如果能进 对绍兴是大大的好事
我觉得杭绍甬一体化太关键了,这位置距离都完美。通勤铁路,第二高速,航运都可以弄起来,各种同城协同发展优劣互补。杭州野心太大往四面八方发展了,反而乱糟糟的。
也不意外的。杭州的人口少,城区小。不是大区中心、高等院校偏少。
杭州的市区也很小,临安还不是区。
就两句话,杭州现有的教科文卫够资格当国家中心城市吗?
看看最新的浙江发布:积极推进空间发展格局创新
大力实施都市区带动战略,支持杭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充分发挥四大都市区在推进新型城市化中的引领作用。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生态经济;深入推进全省海港、交通、机场资源整合,培育综合交通产业发展新优势。

杭绍一体化啊
还好有重庆和成都
杭州多山
呵呵,别再捕风捉影了,,,歪读的都是徽京人
整个浙江多山,嘉兴全市基本没有山。
话是这么说,但是杭州落选代表整个浙江落选。省会通常代表了这个省的综合竞争力。
那需要并了绍兴才行,不然规模不够
金华可能大
老共还在玩计划经济,这将造成没入选地方的失落,内乱
杭绍甬一体化发展是浙江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关键
杭州这不要脸的东西 太高估自己了 出局完全不意外 我早就在意料之内
不进才是好事
中心城市不是规划出来的,是发展出来的,是当地人民奋斗出来的,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利用自身沿海区位优势,敢打敢拼,才有了今天,国家给了多少政策?多少扶持?跟做人一样,还是得靠自己啊,基础好只是一个方面。
杭州不可能,首先变直辖的就是深圳,其次青岛,计划单列市也将会取消,回归副省级市
杭州落选丢脸的是浙江,怎么一点大局意识都没有呢。作为浙江人,唯一有点希望跻身国中的城市你还要这样扯后腿,你安什么心?
你要支持南京吗?哪怕绍兴拆分都要支持杭州。
杭州如果要想做大做强的话行政区划必须这么调整才对,弃掉南面四个山区县收进德清桐乡海宁柯桥越城,剩余的湖州部分重新并入嘉兴,诸暨和杭卅原先四个县合并成一个地级市,上虞划给宁波,嵊新要么划宁波要么并入诸暨, 绍兴像安徽的巢湖市一样一分为三,这样杭州在面积没有扩大的情况下gdp达到13500亿超过成都人口也 突破了1000万
三哥,这话说对了,支持
绍兴杭州穿一条裤子的,
杭州萝卜绍兴种!
杭州不好,绍兴能 落到好?
杭绍是共同体,宁波不一样,
话说回来,浙江有一个推国中,
哪怕是推宁波,也要支持,更何况是杭州?
绍兴人有几个没亲戚在杭州的?
就你个假62这么认为 我就觉得无所谓 杭州发展得好 对绍兴始终是弊大于利 还不如不选上 安心和绍兴一体化
舌头有没有舔麻?乡下人就这么对自己的城市不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