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腹地 人文祁县


祁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处山西省中部,晋中市南部,太原盆地南端,太岳山北麓,汾河中游东岸。东与太谷县相邻,西与平遥县接壤,南与武乡县交界,北与清徐县毗连,东南与榆社县山峦相依,西北与文水县隔汾河相望,总面积854平方公里。2016年,祁县下辖昭馀镇、东观镇、城赵镇、古县镇、贾令镇、来远镇、西六支乡、峪口乡6镇2乡,1个经济开发区,154个行政村,289个自然村,总人口27.07万人。
祁县古为“川陕通衢”,今是山西中部重要的“十字路口”。距离省城太原55公里,距离太原武宿国际机场45公里。境内南同蒲铁路复线,大西铁路客运专线,国道108、208线,大运高速、榆祁高速、邢汾高速,省道东夏线、祁方线纵横分布,交织成网,交通区位优势得天独厚。近年来,祁县县委县政府依托“中”字型县级公路骨架,积极打造以“中”字为轴线,大小循环、四面辐射的公路交通新格局。2014年底,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1347.49公里。
大西客专祁县段
祁县高速出口
祁县历史悠久,因“昭馀祁泽薮”而得名。周灵王十六年(前556)晋大夫祁奚即在下古县村建造城邑,是山西中部建造的最早城邑,也是置县时间最早的县份之一,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人文荟萃 底蕴深厚
祁县人文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是名副其实的文化大县。祁县民间文化发达,是晋剧的主要发祥地,也是祁太秧歌的发源地之一。祁太秧歌、心意拳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祁太秧歌
祁县历史上曾涌现出祁奚、温峤、王维、温庭筠、罗贯中等200多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诗人,也造就了乔家、渠家、何家等一批称雄明清两代几百年的晋商巨贾,孕育了灿烂的晋商文化,是蜚声海内外的晋商圣地,晋商万里茶道中心区。
祁奚雕像
万里茶道示意图
1994年,祁县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祁县还是中国晋商社火之乡、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和山西省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保护示范地。2009年,祁县图书馆被国务院、文化部授予“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称号,并列12部古籍为“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成为山西省唯一被批准的古籍保护单位。谷恋村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中国传统村落”,乔家堡村被命名为“中国传统村落”。
谷恋村委
旅游集群 规模初具
祁县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以晋商文化、民俗风情、生态休闲为特色,初步形成“一城一院,两山两河四园”(昭馀古城,乔家大院,麓台山、紫金山,昌源河、汾河祁县段,晓义生态农业示范园、乔家堡生态旅游园、神堂头玫瑰产业园、昌源河国家湿地公园)的大旅游发展格局。
乔家大院
位于祁县乔家堡村,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整个院落呈双“喜”字形,分为6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313间房屋,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三面临街,四周是高达10余米的全封闭青砖墙,大门为洞式城门,是一座具有北方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古宅。乔家大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山西省十大旅游景点之一,被誉为“清代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荣登“中国最美旅游胜地排行榜”。
晋商老街
位于祁县昭馀古城中,全长1公里,是一条横贯东西、古色古香的大街。街道两侧是明清时期的茶庄、烟店、票号、钱庄、斗行、当铺等数百家商铺旧址和巨商大贾的千余处豪宅大院,保存完好,古朴雄浑、飞檐挑角、梁枋交错、鳞次栉比,是明清时期晋商辉煌的历史见证。2011年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千朝水上乐园
来源:方志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