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绿色希望 收获金色梦想—景东苑扬晚熟芒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播撒绿色希望 收获金色梦想
——云南景东苑扬晚熟芒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巡礼
李世华 文/图
云南景东苑扬晚熟芒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徐进
古往今来,人类生生世
世都在播撒绿色的希冀,渴求收获金色的梦想。
云南景东苑扬晚熟芒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又何尝不是这样!公司董事长徐进亲力亲为,善行义举,带领1800多户农户把“景东晚芒”这颗绿色种子播进希望的田野,挥洒汗水、浇注心血,收获金色的梦想:建成景东晚芒绿色产品生产基地6000亩,实现产值6500万元,为景东县绿色产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渠道。
让中国农业品牌走向世界。公司力推的景东晚芒,荣登“2017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公司培植的景东晚芒基地,被全国第五届品牌农商发展大会授予“最具培育潜力的优质果品基地”称号。
亲力亲为,开辟增收渠道
位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无量山东坡、把边江川河段右岸的孔雀山百亩连片 “景东晚芒”标准化种植示范园,一年四季都在展现着它特有的魅力:春来,果园里金灿灿的花朵一簇簇如云似锦漫天铺开,辛勤的丽蝇“嗡嗡”授粉,不知疲倦、不停歇;夏至,果园里绿莹莹的青果一串串躲在绿荫中倾听蝉鸣鸟唱,肆无忌惮地搔首弄姿、妩媚起舞;秋到,果园里黄橙橙的果实坠弯树枝,笑迎翻飞的蝴蝶,亲吻竞相怒放的百日菊、黄秋英;冬临,果园里粉嫩嫩的花苞探出枝头,看着精耕细作的新土,尽情吸纳天地精华的芳香……
我们再次走进示范园是2017年大雪节气的第二天。景东苑扬晚熟芒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徐进引领我们踏着连接果园的水泥路面,欣赏冬季果园的别一番美景。
“这片果园是景东县唯一的 ‘景东晚芒’标准化种植示范园,2012年建成,2013年试果,2014年投产,2016年进入盛产期。”徐进边走边介绍说。
“能否透露你建园的初衷?”我们问。
“示范带动,做大景东晚芒产业,开辟农民群众增收新渠道。”徐进回答得干脆利落。
在与徐进相处相交、推心置腹的几天里,我们真正认识了这位土生土长的中年硬汉子,特别是他在景东晚芒产业发展中“胆大心细、敢于创新、精益求精、稳中求进”的精神让我们折服。
1963年9月14日,徐进出生在景东县文井镇清凉村徐家村民小组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79年初中毕业,徐进放弃读书深造的机会,毅然回家务农,为父母减负,缓解家庭贫困压力。期间,他曾当过泥瓦匠、挖过公路、办过酒厂和铁球厂,不知不觉,一晃就是30年。三十年弹指一挥间。回看人生旅程,既有奋斗成功的喜悦,也有挫折失败的烦恼。
“成功与失败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成功中潜伏着失败的危机,失败中蕴藏着成功的兆头。”这是徐进在广阔天地摸爬滚打30年总结提炼的哲理。
2009年的一天,同村人杜庆福来徐进家串门子,闲谈中一个闪光的话题让徐进大脑异常活跃:景东无量山发现一株超晚熟芒果树,果实在树上可以挂到11月份,味甜芳香、果品上乘。
闲谈的话题不假。早在1999年10月,杜庆福到他弟弟家做客,弟弟拿出黄橙橙、香甜甜的芒果招待他。2000年3月,杜庆福采得几枝晚熟芒果树的接穗,带回嫁接到自家的象牙芒果树上,次年接穗试果,特性与母本树完全一致。杜庆福请来农、林专家考察,并选育、试验、推广。但是,十年过去了,景东晚芒仍在小范围内零星种植,成不了气候、形不成规模,农民群众自己种植,自食其果,产品变不成商品。
说者无奈,听者有心。徐进抓住节令,忍痛割爱,把自家庭院的几株老象牙芒果树拦腰斩断,采来晚芒枝条,进行嫁接改造。次年,接穗疯长,满目葱茏,让人喜出望外;压弯枝头的芒果,清香扑鼻,令人垂涎欲滴。2010年,他收购农家自生自灭的老芒果树,移植在铁球厂旧址的10亩土地上,高枝嫁接晚熟芒果,进一步观测研究景东晚熟芒果品种的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
通过培育、观测,徐进认为,景东晚熟芒果具有座果率高、果大光滑、成熟期较其它芒果晚经90多天、味甜芳香、质地细嫩、组织致密、营养丰富等特点,是最具潜力的绿色生态产业。如果加大推广力度,扩大种植面积,景东晚熟芒果必将成为低热河谷、丘陵地带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一个新兴产业。但是,要做大做强一个产业优势品牌,何其艰难,需要破解产品基地规模、市场、技术、信息等制约要素。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面对困难,只有主动迎战,才能打败困难。
徐进知难而快进,亲力亲为,一步一个脚印,用他的经验智慧和心血汗水谱写基地规模、市场支撑、信息技术“三部曲”,力求做大做强景东晚芒产业,为农民群众开辟增收新渠道——
示范带动,扩大基地建设规模。按照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总体思路和高效益商品果园建设的技术规程,2012年4月,徐进租赁孔雀山100亩土地,收购、移栽老芒果树4000株,矮化嫁接改造,建成景东晚熟芒果标准化种植示范园,为扩大基地建设规模提供示范,让农民群众有看点、有学处。建园中,他利用铁球厂地块移植老芒果树、矮化嫁接改造积累的新技术:打塘后,把大树栽进塘里回填细土,浇足定根水,摇浆后1小时用地膜覆盖根部表土、上树膜,然后采用皮接方法在老芒果茎干嫁接晚芒芽条。这个新技术获得国家专利。与此同时,在清凉村租赁土地5亩,建成景东晚芒苗圃园,为扩大基地建设规模提供苗木支撑。
龙头驱动,构筑产业发展基础。2012年,徐进注册成立了“景东无量山晚熟芒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2014年又注册成立了“景东苑扬晚熟芒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发挥龙头的“引擎”作用,全面推行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合作经营模式,大力发展晚熟芒果产业,成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领头羊”。目前,这个公司已发展社员1800户,覆盖全县13个乡镇。
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景东晚芒
市场促动,倒逼富民产业发展。市场是产业发展的导向。只有借用“市场之手”,才能撬动产业发展。为打开景东晚芒市场,徐进在内地“提篮推介”,拎着黄橙橙的芒果,走进县直机关单位,让本地干部职工品尝认可;在外地“物流推介”,利用互联网发布景东晚芒信息,利用物流寄递景东晚芒产品,让外地客户知晓认同。通过市场推介,既扩大了产品的市场份额和知名度,又激发了农民群众发展景东晚芒的积极性。目前,景东晚芒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产品远销北京、天津、重庆、西藏等地,享誉全国;全县种植景东晚芒2万亩。
善行义举,实现富民梦想
《周易坤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善行义举、行善积德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
景东苑扬晚熟芒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秉承“完善自我,回报社会”的宗旨,在充分发挥龙头效应、带动景东晚芒发展的同时,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以行动成就爱心,让慈善走进寻常百姓家庭。2015年以来,公司为文井镇清凉、山心、丙必、中所等4个村3600户农户和锦屏镇斗阁村170户农户无偿提供景东晚芒优质种苗6万株,价值78万元,其中,11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无偿享受苗木6000株。
文井镇清凉村徐家村民小组徐兆伟全家7人。69岁的父亲徐丕远右手致残,69岁的母亲周成兰患有精神病,双老丧失劳动力;妻子孔艳是四川省内江人,嫁给徐兆伟后,生产两胎3个女儿,8岁的大女儿就读小学二年级。孔艳一年四季忙里忙外,忙于料理家务、照顾老人、抚育孩子;徐兆伟一人打工养家糊口,生活十分困难,成为名副其实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依靠国家补助建房资金6万元、向农村信用社贷款6万元、向亲戚朋友借款6万元,徐兆伟筹得资金18万元,建盖了一层180平方米砖混平顶房,2017年春节进新入宅。虽然住房条件改善了,却外债高筑,居家陷入“住新房添新愁”的窘境。2017年8月9日,徐进把皮卡车开进徐兆伟家,从车斗搬下120株两年生景东晚芒苗,对徐兆伟说:“我们农村人,没有产业就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这些果苗送给你,把它栽在空地上。”2017年12月22日上午,我们走进徐兆伟家,徐兆伟和他的妻子又是让座又是沏茶敬烟,脸上堆满笑容。徐进拿着修剪刀,亲临3亩芒果园,手把手指导徐兆伟夫妇科学管理果园。徐进说:“种植芒果要像种菜一样,适时浇水、施肥、除草,精耕细作;果树管理要像爱护自己身体一样,适时剪除病枝、弱枝、密枝,让树木茁壮成长。”临别时,徐兆伟信心满满的一席话,让我们心里踏实:“我家这片果园2019年便可投产,收入可突破1万元;到2023年进入丰产期,年产果品6吨左右,年可实现收入10万元。要说感谢的话,既要感谢党和政府对我家的关怀,更要感谢景东苑扬晚熟芒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对我家无私的援助。”
其实,行善不仅仅是赠予,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这便是人间大爱。所以,便有了“扶贫济困,倾情救助暖人心;互助互利,点滴善举传大爱”之说。
早在2012年,徐进就租赁土地5亩,建成景东晚芒苗圃园,以后逐年增加苗圃面积。目前,景东苑扬晚熟芒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拥有苗圃30亩,年产成品苗60万株。
公司的苗圃园、示范园,为当地农民群众提供了“家门前”的活计。翻出笔者曾经采写的《景东县晚熟芒果产业发展如日中天》一文,文里这样记述:阳春三月,走进孔雀山百亩连片景东晚芒标准化种植示范园,景东苑扬晚熟芒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徐进带领劳动妇女穿梭树里行间,剪除病枝、弱枝、密枝;在清凉村苗圃园,一群劳动妇女娴熟地割去晚芒砧木——林生芒果苗的生长点,把砧木茎干切口垂直向下切成两瓣,轻轻插入双楔面的接穗,使二切口紧密贴合,再用嫁接膜从根茎缠绕到接穗口进行固定……这是徐进组织本地劳动妇女采枝条作接穗,嫁接芒果苗,发展景东晚芒产业的又一壮举。
公司成员郑维莲是太忠镇沾牛村村民,在没有加入公司前,以种植茶叶为生。由于茶叶品质不好,价格不稳定,收入一直上不去。她说,2012年,我和丈夫杨春祥带上90岁的公公杨铁进驻孔雀山,帮助徐进管理芒果园,从中学到了芒果种植管理技术。2013年,徐进免费给我家提供晚熟芒果苗套种在茶园里,使10亩茶地变成了生态园,收入也随之增加。以前茶叶收入8000元左右,套种芒果后,收入超过15000元。2017年,加上卖芒果,总收入达3.8万元。
清凉村徐家村民小组建档立卡贫困户徐兆敏全家4人,年家庭经济总收入只有8000元,他的妻子杨学翠在苑扬公司打工,年收入3000元。
曹万菊欣喜地说:“我家有4人,家庭经济来源主要靠打工,苑扬公司每年支付给我的工钱都在18000元以上,是我家年总收入3万元的60%。”
徐进给我们算了一笔明白账:“2012年以来,我公司每年招用当地农民工6000多个工作日,平均每个工作日价值80元,6年累计支付农民工劳务费288万元。公司苗圃生产的苗木主要销往普洱市各县区及大理、临沧、保山、德宏、楚雄、景洪、玉溪、红河等州市,有一部分销往四川、贵州、广西等省区,6年间,为省内外提供苗木110万株、县内30万株。公司还组织技术员为普洱市景谷、思茅、墨江等地农民嫁接改造景东晚芒6.5万株、大理州0.2万株、临沧市1.3万株;为景东县农民群众嫁接改造2.3万株,其中,无偿嫁接0.16万株,价值8万元。”
徐进指导果园管理
勇立潮头,树立品牌形象
芒果是漆树科芒果属常绿乔木,而景东晚芒则是象牙芒果的一个选育变异种。
1999年10月,景东县文井镇清凉村民杜庆福到漫湾镇文冒村大水塘他弟弟杜庆才家走亲戚发现,在当地芒果树果实早已落尽的时候,独有1株芒果树仍然硕果累累。2000年3月,杜庆福采集这株芒果树芽条,成功嫁接到自家的成年象牙芒果树上,在老枝改造嫁接换种后的第二年结出同样晚熟的芒果。2005年10月,景东县农科局、林业局农林技术专家开始对这种芒果进行选育,并完成适应性和生产性试验。
2010年以来,徐进扩大景东晚熟芒果种植面积,进一步观测研究其品种的稳定性。他精心钻研,利用当地生命力旺盛、寿命长、具有清香味甜的林生芒果种子培育成砧木嫁接景东晚熟芒果的创新方法,既提高了嫁接和嫁接苗移栽的成活率,又提升了景东晚熟芒果产品的品质……通过试验研究、观测分析,徐进培育的景东晚熟芒果具有晚熟、高产、质优的特点。花期1-3月,与当地象牙芒果花期一致;成熟期9-11月,比象牙芒果晚熟约2个月,时逢芒果断档期、中秋、国庆节,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巨大。在徐进等人的力推下,景东晚熟芒果引起云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关注,并于2012年12月12日认定为良种,认定名“景东晚芒”(编号:云r—sv—mi—013—2012);2014年被认定为云南省地理标志产品。
“景东晚芒适应性强、长势好、抗性强、挂果率高、落果少、不裂果、留树时间长,适宜在海拔1000—1600米,阳光充沛的河谷、丘陵地带种植。截止2017年,已在省内外推广种植5万多亩,周边国家缅甸、老挝均有种植。”徐进说,根据我多年的测产,景东晚芒平均单果重500克,盛产期单株产量可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