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建国路夜市“谢幕退台”,118名摊主全部签约退市!


路面整洁、四下静谧、没有拥堵的摊位、没有讨价还价的喧嚣……昨天傍晚,建南公寓住户孙老伯来到家门口的建国路上散步,对于他来说,这份宁静是久违的。孙老伯激动地告诉记者,刚下楼时他甚至不敢相信这就是自己居住了10年的建国路,因为这条路上的变化来得太大太突然。
记者从南湖区城管大队建设中队获悉,在建设街道与中队工作人员的积极努力下,建国路夜市118名摊主已全部签约退市。
提前一月完成退市 既当服务员又当老娘舅
帮退市摊主“谋出路”
自建国路夜市退市工作启动以来,大部分夜市摊主积极响应,先后签约退市。然而与此同时,依然有一批摊主处于观望状态,希望继续经营。截至5月30日晚上,仍有12家夜市摊主尚未退出营业。
眼看凉席生意进入旺季,夜市摊主徐某希望继续在夜市经营直到6月底。了解到相关情况后,建设中队试图劝说徐某签约退市,可一心向“钱”看的徐某拒绝了中队的建议。5月31日,可享受补助的退市期限就要到来,建设中队工作人员冒着大雨来到徐某家中,向其剖析利害关系,劝其不要舍弃这笔退市补助。在他们的努力下,徐某逐渐改变了想法,当天晚上,他主动签约退出经营。
夜市退市是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需要,为了尽快完成退市任务,同时也为了确保夜市摊主能够享受退市补助,南湖区城管大队建设中队与建设街道城管办工作人员走进夜市进行现场办公。在他们的积极劝说下,剩下的12名经营户当天全部签约退市,至此,建国路夜市退市工作全面完成。
对于城管大队建设中队的工作人员来说,退市工作当中,他们不仅要做服务员,还要充当老娘舅。5月31日晚上,正当退市工作有序进行时,摊主与承租方之间的一个“小插曲”让现场工作人员也颇费了一番脑筋。原来,在谈及一次性商品补助的分配时,摊主孙某与承租方王某发生了分歧。“其他都已经谈好了,就是一次性商品补助如何分配两人始终谈不拢,围绕着500元反复争吵。”建设中队中队长郑卓舟表示。
孙某与王某在争吵无果后准备各自离开,眼看着原本有序进行的退市工作就要功亏一篑,郑卓舟马上提醒他们,如果当天不退市的话,他们将无法享受这笔补助,并劝告他们不如坐下来再好好谈一谈,否则将得不偿失。一语惊醒梦中人,就这样,在城管工作人员的协调下,二人达成了共识,最后顺利完成退市。
6月1日以来,每天傍晚,南湖区城管大队建设中队队员会按时来到建国路原先夜市的经营区域一带,对该路段进行定点管理。“接下来,我们将对建国路进行定点管理与整治相结合,对重点区域加强巡查,一旦发现不服从管理的摊贩马上取缔,保障路段的畅通。”建设中队中队长郑卓舟表示。
最近,夜市退市摊主杨先生刚刚收到通知,在街道的帮助下,他获得了一次免费叉车培训的机会,培训完成后他将取得叉车证,这将为他的求职简历增添分量。
杨先生是建国路夜市的一名老摊主,早在夜市还在勤俭路时他就已经开始在那里摆摊卖服装。“摆一辈子摊不现实,我早就有另找工作的想法,但是我缺技术,没法找到好工作。”杨先生夫妻俩都在夜市摆摊,收入并不高,街道了解到相关情况后,多次上门征求他们的意见,杨先生表示希望学一门技术。经过街道的协调,人力社保部门为其免去了培训费,社区又以民政救济赞助了安监考核费用,最后,杨先生获得了免费的叉车培训机会。“有了技术后,工作就不愁了。”杨先生表示。
本月中旬以来,来到建设街道办理退市手续的夜市摊主都会同时收到一份岗位推荐表,表格中企业名称、岗位、薪资待遇、工作地点等情况一目了然。“这是南湖区人力社保部门针对退市摊主推出的一批岗位,共有100多个,帮助退市摊主早日找到工作。”建设街道社会事业服务中心主任金加祥告诉记者。
此外,退市摊主还可以享受按规定落实就业创业政策,“如果退市摊主选择自主创业的话,在贷款方面可以享受优惠,摊主到户口所在街道的社保部门办理申请。”金加祥表示,属于“4050”人员的退市摊主,自己缴纳养老金时还可以享受一定的社保补贴。
“送岗位、送技能和送政策是我们在退市前向摊主做出的承诺,其中,送岗位是指为每位退市经营户提供3次岗位推介,送技能是为有培训需求的退市经营户免费提供1次职业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送政策是为退市经营户按规定落实就业创业政策,但已享受过相关就业创业政策的退市经营户不重复享受。”建设街道城管办负责人表示。(来源:南湖晚报)

买拖鞋不方便了。
好,政府的实事,还市民一个清静,还道路一个畅通。希望以后要管理得好,不要出现乱设摊乱停车现象。
做得挺好,想想其实很难的。嘉兴真的挺好。
嘉兴的城管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