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几乎人人手里都有拍照工具,无论是手机还是专业的相机,按下快门,所得即所见。所以,很多人会因为拍了一些自己满意的作品洋洋自得,但是拿出来参加摄影比赛的时候又屡遭淘汰。而一些看似平淡无奇的照片,在专家看来却具有丰富的内涵、意义深刻。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些表面上看起来绚丽夺目的照片细看缺乏内涵,一些普通的生活照或者不太好理解的照片很可能被评为优秀摄影作品。
那么,什么样的照片才是好的摄影作品?羊村映像——桂林洋大学城首届摄影比赛以什么标准来选择照片、评判照片呢?为此,小编特地去采访了海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的专业老师,看看什么是好照片,什么是好的摄影作品?
记者:老师,您好,咱们学院主办这次羊村映像——桂林洋大学城首届摄影比赛的初衷是什么?
老师:羊村映像——桂林洋大学城首届摄影比赛是我们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实践教学季的一项重要活动,旨在展示桂林洋大学城摄影爱好者的摄影作品,同时也是希望能够发现和培养一些摄影好苗子。
记者:这次入围的摄影作品数量不多,您是怎么看待这些作品的?
老师:本次摄影比赛收到了近50名摄影爱好者的作品,有来自我们学院的,也有来自其它学院的;有海师的学生,也有琼台、海经贸的学生。很多同学并非艺术类专业,还有一些同学学的是理科。可以看出来,现在的摄影门槛很低,只要有手机就可以拍照。但是,拍照不是摄影,摄影不只是摁快门。当然,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喜欢摄影,本身也是一件好事,说明大学城有着好的氛围,有一群摄影发烧友。
记者:老师,您说拍照不是摄影,能否向我们进一步解释一下?
老师:摄影是光影的艺术,有光、有影,是好照片的前提,平淡无奇的光线、没有层次感的影像,只能说是照片,谈不上摄影作品。如果把摄影师的照相机比作画笔,那么光线就是他的油彩,摄影师用光来涂抹照片,就像画家挑选他的油彩一样,会仔细地选择自己想要的光。光影效果是摄影的基础,好的摄影作品能够把光影充分利用,不会出现曝光过度、光源不足、图片模糊等问题。
《孤独》以这张照片为例,天空光线层次分明,逆光效果的夕阳,完整地勾勒了人物的形象。这样的光影效果,是好的摄影作品的必备条件。
其次,摄影也是瞬间的艺术。这次比赛中,有几张作品发现了生活中的美,定格了典型性瞬间,非常耐看,越品越有味道。作者通过典型性瞬间,和观者进行了交流,从而形成了共鸣。观者本身的生活体验,也决定他能够读懂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
《成长》比如这张,小孩子的动作、母亲微笑表情,画面干净利落,人物形态很耐人寻味。这都是转瞬即逝的,作者却记录下来了,这就是抓拍,抓拍精彩瞬间。
记者:您说观者本身的体验决定对照片的理解,但对于摄影师来说,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摄影师不能选择受众,摄影师只能通过照片来传达语言。所以怎么样才能让自己的作品深入每个观者的心呢?
老师: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摄影作品就是观者与作者心灵之间的一扇窗。摄影者应当遵循视觉传播规律、视觉心理需求和人们的审美习惯,运用各种手段,生动地表现被拍摄物的形状、色彩、质感、立体感、动感和空间关系。
记者:您说的这些效果,该如何表现呢?
老师:这就是摄影技巧的运用了,如景深效果,前景、背景;构图方式,三角形构图、斜线式构图,还有颜色的搭配等等,这些技巧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主题,相应的技巧搭配相应的主题。摄影者通过合理的技巧运用,要能够把现场记录下来,把自己的思考、判断传递给受众。
《背影相逢》
比如这张图,作者倒着拍,把水面倒影作为画面主体,想法很奇特。
《迷途》这张图片,摄影对象牛位于黄金分割点处,照片上线条很多,牛却像找不到方向,这幅作品的标题叫《迷途》,很符合它的寓意。
记者:老师,主题涉及很多抽象的东西,您说的主题又是什么呢?能具体解释下吗?
老师:主题是摄影时的指南针。在这次评作品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人都有这样的问题——主题不明确,甚至是没有主题,看到有趣的画面就去拍。世界丰富多样,能够拍摄的事物很多,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主题,就会觉得什么都可以拍,于是一去到某个地方,就开始不停地摁快门,等到拍累了,仔细翻看自己的作品,能找到让人惊艳的照片很少。
有了好的主题才会有方向感,根据主题,结合技巧,好的作品自然就产生了。
记者:那什么样的主题才是好的主题呢?
老师:好的作品,先要感动自己,然后再感动受众。一幅优秀的作品不仅要清晰地表现拍摄主体,而且还要表达出一个普遍意义的主题思想。好的摄影作品起源于它的拍摄对象,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一基本原则,你想拍摄和表现的主体是什么,通过这样的主体表现以传达什么样的主题思想呢?是否也能够让读者一目了然?每一次拍摄你都应该思考这样一个基本的原则。
艺术来源于生活,好的主题同样出自生活,摄影除了重大节日和活动,也可以是对生活的记录。想要寻找好的主题,就要学会做生活的观察者。
这次的摄影比赛,我看到了一些纪实摄影,对生活的真实记录,传达出了世间百态。
《街头回忆》比如这两张图,老人作为画面的主体,当下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年轻人在外面奔波忙碌,孤寡老人则留在中,这是社会现实,也是生活常态,作为受众,我看到拍摄者的思考和怜悯。
记者:摄影比赛将于12月25日号结束,您想对参加比赛的同学说些什么吗?
老师:学习永无止境,摄影也不是一时就能学会的,想要成为一个专业的摄影师,就要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敢于投稿就说明你迈出了摄影的第一步,希望同学们能再接再厉,多实践,多思考。生活不会停止,照片却可以定格精彩,把摄影融入生活,让自己成为生活的记录者和发现者。以后我们还会举办更多的摄影活动和比赛,欢迎同学们继续参与,提高自己。
本期由任运玲记录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