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和“疫苗”二字搭上边的上市股市表现大多优秀。康泰生物(行情300601,诊股)便是个例子,截至目前,其股价年内累计上涨13301%,市值顺利突破千亿大关。但另一方面,其近年来的业绩平均水平还不到每年20亿元。
7月21日,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下称“康泰生物”)发布了2020年半年报。业绩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87亿元,同比增长771%;实现归母净利润26亿元,同比增长063%。
尽管业绩并未出现大幅增长,但受疫苗板块整体大幅上涨的刺激,7月21日康泰生物低开高走,最终报收于20456元股,涨幅774%。
十几亿业绩撑起千亿市值
公开资料显示,康泰生物的主营业务为人用疫苗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其已上市销售的产品有无细胞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等5种疫苗。并拥有在研项目30余项,其中已申请药品注册批件3项。
记者注意到,自2017年上市以来,康泰生物业绩一直稳步上升,但业绩增速却呈现持续下滑趋势。2017年至2019年,该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161亿元、2017亿元、1943亿元,营收增速分别为11038%、7369%、-365%;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15亿元、436亿元、575亿元,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4904%、10292%、3186%。
此外,康泰生物的销售费用率也远高于上市前水平。上市前,该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尚不足40%,而上市后该数据一度超过50%。对此,康泰生物方面解释称,受政策影响,自2017年1月1日起,由“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转变为“直销模式”,大部分经销商逐步转做专业化推广商,在业务量稳定的前提下,销售服务费将大幅上升。
今年上半年,受国内疫情影响,疫苗接种受到影响,而疫苗生产企业也受到冲击。截至6月底,康泰生物实现营业收入87亿元,同比增长771%;实现归母净利润26亿元,同比增长063%。
从业绩面看,今年康泰生物的表现并不“出彩”,但其股价却“一飞冲天”。因搭上“新冠疫苗概念股”的顺风车,年初至今,康泰生物股价累计涨幅已达13301%,市值也顺利突破千亿大关。
股价飞升逻辑藏隐忧
截至7月21日,a股市场中共有11只医药股的市值突破千亿元,除去康泰生物以及未盈利的君实生物(行情688180,诊股)(港股01877)外,其余9家上市的营收规模均超50亿元,净利润也均超过12亿元。
那么对于营收、净利规模都不大,且业绩增速大不如前的康泰生物,其股价飞升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截至6月末,康泰生物股东户数为183万户,人均持有367万股股份。按照7月21日的收盘价20456元股计算,该股人均市值高达750万元。并且,康泰生物十大流通股东持股比例也趋向集中,累计持有6344%的上市流通股。其中,广发基金共计占有四席,合计持股数达332474万股,合计持股比例达到495%,持股市值超68亿元。
另外,截至二季度末,共有167家基金持有康泰生物,除了广发,还包括汇添富、易方达、鹏华等知名基金,各大基金持股占净值比不低。
在各大基金持续增持康泰生物之时,市场上券商机构一致加入唱多“买入”或“增持评级。一年内有20多家机构发布增持或买入的报告,且不同机构的研报口径几乎都一致。
例如,天风证券(行情601162,诊股)表示,康泰生物研发管线值得期待;西南证券(行情600369,诊股)表示,康泰生物在研管线价值持续凸显;民生证券认为,康泰生物在研产品已进入收获期
资料显示,康泰生物正“瞄准”疫苗界的黄金品种——13价肺炎疫苗。该疫苗原研企业为辉瑞,是全球销售额前十的药品中唯一的疫苗产品。目前,康泰生物的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还在审评审批中,但沃森生物(行情300142,诊股)的同款疫苗已于1月11日获批上市。
地区一私募人士对记者表示,在产品能否上市、何时上市、上市后能抢占多大市场都存在不定数时,各大机构就加入“唱多”行列,拉高股价,或提前“透支”了康泰生物股价。
此外,在股价暴涨之际,5月29日晚间,康泰生物董事长杜伟民宣布离婚,并将其持有的约161亿股股份分割予前妻。按照当日收盘价146元股计算,此次离婚杜伟民分割股份的市值达23554亿元,创下a股历史最高“分手费”。不少投资者认为,杜伟民离婚分割股权的这一举动,存在“假离婚、真套现”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