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强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成为新时代大国战略。作为最具创新精神的独角兽企业,已经成为科技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先行者。一直以来,各股权投资机构都以捕捉到独角兽企业作为出色投资业绩的典型象征。
今年以来,“独角兽”更是成为资本市场最热的词汇之一,从a股为“独角兽”开通了上市绿色通道、到中概股纷纷响应或以cdr方式回归a股,再到独角兽基金获批、映客和小米陆续在港股挂牌上市等,都在印证独角兽在资本市场的影响力。
日前发布的《2018年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分析了全球独角兽企业发展现状,并深入研究了现阶段中国独角兽企业的发展情况及其未来趋势。
全球独角兽呈“中美双寡头”态势it类独角兽估值、数量双称霸
清科研究中心根据公开信息统计,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全球市场中独角兽企业约为300家。从国家分布来看,中美两国基本包揽了全球绝大多数独角兽,中国独角兽企业个数达到131家,美国独角兽企业以132家位居全球第一。实际上一直以来,两国独角兽企业数量占总体比重都在75%以上。根据2017年上半年全球独角兽企业数量统计,中国、美国、英国、位居前三,分别为127家、109家、14家。
中国的独角兽典型代表当属蚂蚁金服,以近1万亿人民币(1500亿美元)的高估值位居全球独角兽估值第一名。美国独角兽企业龙头则当属满足大众出行需求的uber,其估值超4277亿人民币(680亿美元)。英国以奢侈品交易平台farfetch估值超314亿人民币(50亿美元)为首,已于今年9月21日在纽交所挂牌上市。
从全球独角兽企业行业分布来看,it领域的独角兽企业生命力最为旺盛。根据德勤《中美独角兽研究报告》,全球独角兽企业中it类数量最多为29.8%,总估值占合计规模的25.5%。预计未来在it领域将涌现出更多独角兽企业。此外金融领域也频现高估值独角兽企业,第三方支付、众筹等金融科技类企业层出不穷并受到市场关注。
国家为独角兽企业长成培育沃土
自2014年起创投市场蓬勃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募资额和投资额均快速增长,为独角兽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和资源支持。
2016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正式发布,提出要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并明确表示对“双创”项目的融资支持,股权投资市场资金端来源趋于多样化发展。
2016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从丰富多元投资主体、多渠道拓宽资金来源等方面细化了20条具体要求。同时,建设双创示范基地、对创业投资企业和天使投资个人实行税收优惠、推行区域性人才新政等措施,都为初创企业的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2018年初,资本市场积极拥抱新经济,为独角兽企业ipo开通绿色通道,并表示未来将改革发行上市制度,此举措进一步激发了机构的投资热情。
企业创始人整体高学历 非“白手起家”独角兽占据半壁江山
独角兽企业创始人整体呈现出高学历、强专业、背景多元化的特点。披露学历的104名创始人均取得学士及以上学位,约占总人数的79.4%,硕士及以上学位63人,占总人数的48.1%,博士及以上学位18人,占总人数的13.7%。
此外,名单131家独角兽企业中,有26家均起步于企业内部孵化,数量占比19.85%,孵化独角兽合计估值24,677.01亿元,估值占比达到了53.42%,超过了一半。这些非“白手起家”独角兽,背靠孵化企业包括资金、人力、技术、客户等多方面的丰富资源,在业务拓展、抵御风险等方面具备天然优势。从企业孵化独角兽估值占据名单“半壁江山”来看,背靠大树的创业项目似乎更容易发展壮大并得到外部投资人的认可。
内部孵化独角兽企业数量最多、估值最高、涉足产业最广的即为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共7家独角兽企业,涵盖了金融、it、物流、娱乐以及生活服务等各个领域,大多以“互联网+”模式切入等其他传统行业。京东集团旗下虽然只有2个独角兽京东物流和京东金融,但估值均超过了200亿元,跻身超级独角兽行列。
总体来说,企业进行的内部孵化,通常是出于战略布局考虑,以求能与现有业务形成协同效应,或基于已具备的资源优势进入新领域。
独角兽企业吸金能力强 优质“捕手”中pe与vc平分秋色
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共有510家机构参与了121个独角兽的投资,披露金额的累计投资规模达到5,260.22亿元。独角兽企业在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吸金能力强,2015-2017年吸收投资金额占比持续在15%以上。
从机构类型来看,“捕中”独角兽最多的是pe,共有200家pe参与了独角兽投资。pe机构偏好投资项目成长期,相对其他类型机构投中独角兽的概率也相应更高。紧随其后的是vc和战略投资者,分别为147家和115家。战略投资者在中国股权投资市场的投资活跃度不断上升,已成为培育初创企业发展壮大的一股重要资本力量。
“捕获”独角兽数量大于10的机构共11家,vc和pe机构平分秋色各5家。红杉中国位居榜首,共投资40个独角兽。红杉中国投资布局广泛,涵盖了名单中的大部分行业,其中互联网行业最受青睐。
资金实力雄厚的知名投资机构仍是初创企业成长的重要支持,不仅“品牌效应”可以吸引其他机构跟投,企业后续发展也更容易获得持续的资金支持。同时,也可以看出创投市场的“马太效应”,已获得高额融资的项目“吸金”能力愈强。
中国独角兽企业成长于“创业黄金”时期,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初创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政府在政策上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和统筹力度,来扶持创业创新发展,同时股权投资市场的蓬勃发展给优秀的创新创业企业带来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中国独角兽正飞速成长,蕴藏在独角兽中巨大的投资机会正等着“猎手”去挖掘。未来,普信将携手众多行业内优质合作伙伴,以专业的投研理念及行业经验,及时捕捉最新投资机遇,合理规划资产配比,为投资者打造定制化资产配置咨询服务。
注:文章内容源自清科研究
免责声明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所载的信息、材料及结论只提供特定客户作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客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文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