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不投资但你不能没有金融思维
随着新一届政府政策主脉络的基本展现,中国经济正式进入“新常态”。基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重要判断,中国社会经济的新一轮发展周期呈现出全新的战略布局和潜在机遇。如何在周而复始循环的经济中把握自身在经济发展周期中的机遇,重视风险管理是国家、企业实现自身经济发展的前提。
2017金融工作会议中,最大看点就是把防控风险提到了从未有的高度。习总书记指出,做好金融工作要把握好以下重要原则:回归本源、优化结构、强化监管、市场导向。同时也强调了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遵循金融发展规律,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创新和完善金融调控,健全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推进构建现代金融监管框架,加快转变金融发展方式,健全金融法治,保障国家金融安全,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
而进入投资市场一定要有投资风险的意识。因为在投资市场之中,收益和风险是始终是并存的。使用风险管理,可以合理有效的调配资金,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将风险最小化,创造更多的获利机会。从而达到降低投资风险的目的。
金融金融金融投资成为风险管理的掌控者才能更好的掌控风险
关于中国经济前景,对导致经济下行的主要风险因素,回答最多的是“房地产行情的恶化”。调查实施方请经济学家用1至10的数字(10表示最为过热)来形容房地产行情存在多大程度的泡沫,回答的平均值为7,与上次调查持平。凯基证券的陈浩警惕地表示,因政府调整住房政策等,如果房地产供求出现缓和的话,经济的下行压力会很大。
一方面,关于排在第二位的风险要素,“金融紧缩”迅速浮出水面。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力争2017年经济增长率维持在6.5%左右,同时指出将重点抑制金融风险。三菱东京ufj银行的范小晨分析称,(企业和个人)的债务削减已成为政策的基本方针。中国企业如何了解经济周期与世界经济格局,了解我国金融投资的发展?如何把握金融机遇,重视风险管理,走向世界?中国企业家又如何在风云变幻的资本市场上赢得盆满钵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