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18.6667px]21日上午,总投资15亿元的华版掩膜版项目落户开发区。掩膜版项目是全国首个高世代掩膜版生产厂家,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经过三年努力,开发区印刷电路板产业从无到有,迈向全国第三大PCB产业聚集区,成为城市转型发展的增长极。
[size=18.6667px] 2015年10月,作为武汉华星光电供应商之一的华一、惠晶、赫德纳米三家公司组团入驻开发区华创科技产业园。三家企业看中的正是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的集聚效应。
[size=18.6667px] “之前我们江苏工厂生产的产品,物流运送要三天才能到达华星的膜镀厂。而在黄石,惠晶上午做完,下午就能到赫德纳米镀膜。客户对我们的信任度和工厂的竞争力都有很大提高。”惠晶相关负责人26日表示,开发区的产业集聚效应将愈发明显,电子信息企业发展之路将越走越宽。
[size=18.6667px] “产业转型关键在园区。我市成功获批国家首批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开发区是我市着力打造的两个示范园区之一。这是开发区奋力迈进全省国家级开发区第一方阵的重大机遇。”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鲁友年说。开发区将突破性发展电子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培育壮大生物医药产业、延伸发展新材料产业、积极扶持节能环保产业、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size=18.6667px] 电子信息产业“打头”。按照突出特色、放大优势、抢占高点、发展终端的思路,着力推进电子信息产业突破性发展。到2020年,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力争实现产值不低于1000亿元,建成中部地区电子名城和生态型电子信息产业的示范区。
[size=18.6667px] 积极推进欣兴电子、定颖电子、沪士电子等企业开发PCB板产品,建PCB配套产业园,依托建成及在建PCB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黄石铜加工的优势,努力将生产环节向PCB产业链上游延伸,将示范区建设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的全国第三大PCB生产基地。
[size=18.6667px] 充分利用电子信息产业发达的基础,建设平板显示配套产业园、消费电子产业园、半导体等集成电路产业园、汽车电子生产基地等;充分利用邻近武汉的区位优势,与武汉在平板显示、北斗导航、大规模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汽车电子等产业方面实施区位对接,将示范区建成武汉产业转移的重要承载地和华中地区电子城。
[size=18.6667px]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壮腰”。按照“智能化、专业化、绿色化、服务化”的发展方向,改造提升制冷压缩机制造业、自动化物流成套设备制造业,大力发展智能模具制造业,建成湖北省著名的智能模具产业园,打造核心竞争力强、在中部地区有重要影响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力争到2020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产值过1000亿元。
[size=18.6667px] 新材料产业“点睛”。依托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等传统产业,带动金属新材料的发展,提高矿石的加工深度延长加工链,打造开发区新材料特色产业基础。提升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形成与本地区的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行业配套。
[size=18.6667px] 此外,开发区还将积极培育生物医药产业、扶持节能环保产业、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产业转型集聚新动能。
[size=18.6667px] 产业转型改变了开发区长期以来资源型产业“一业独大”的局面。电子信息、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技术及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让开发区由改造旧动力向培育新动力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