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4日在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
四川省财政厅厅长 陈炜
我受省人民政府委托,向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报告2017年决算和2018年1至6月预算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2017年决算情况
2017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各级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始终保持专注发展转型发展战略定力,严格执行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审查批准的预算,认真落实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审查意见,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在此基础上,财政工作取得新进步,全省决算情况总体良好。根据预算法第七十九条规定,重点报告以下情况:
(一)全省决算
1.一般公共预算。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78亿元,为预算的107%,增长9.4%;加上中央补助4343.8亿元、上年结转408.2亿元、发行地方政府一般债券1602.6亿元、调入资金等761.4亿元,收入总量为10694亿元。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694.8亿元,完成预算的95.3%,增长10.9%;加上上缴中央12亿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30亿元、偿还地方政府债务等1126.9亿元,支出总量为10263.7亿元。收入总量减去支出总量后,全省结转结余430.3亿元。全省算总账实现收支平衡。
2.政府性基金预算。全省政府性基金收入2663亿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317.2亿元),为预算的224.9%;加上中央补助67.4亿元、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206.4亿元、上年结余等226.5亿元,收入总量为4163.3亿元。全省政府性基金支出2631.7亿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2233.2亿元),完成预算的89.6%;加上偿还地方政府债务等1224.8亿元,支出总量为3856.5亿元。收入总量减去支出总量后,全省结余资金306.8亿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全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51.6亿元,为预算的107%;加上上年结转20.4亿元、中央补助8.4亿元,收入总量为80.4亿元。全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62.3亿元,完成预算的80.9%。收入总量减去支出后,全省结转资金18.1亿元。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全省社会保险基金收入4830.5亿元,为预算的126.8%;加上上年滚存结余3817.3亿元,收入总量为8647.8亿元。全省社会保险基金当年支出3386.4亿元,完成预算的98.4%。收入总量减去当年支出后,全省滚存结余5261.4亿元。
(二)省级决算
1.一般公共预算。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50.3亿元,为预算的105.8%,增长9%;加上中央补助4343.8亿元、上年结转143.7亿元、发行地方政府一般债券1602.6亿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97.2亿元、调入资金等206.7亿元,收入总量为7144.3亿元。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47.4亿元,完成预算的88.6%,增长8.5%;加上补助市县3982.6亿元、转贷市县地方政府一般债券1441.9亿元、上缴中央12亿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70.4亿元、偿还地方政府债务等129.8亿元,支出总量为6984.1亿元。收入总量减去支出总量后,省级结转资金160.2亿元。省级实现收支平衡。
与向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相比,2017年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加0.1亿元,主要是库款报解整理期在途收入入库。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减少0.6亿元,主要是清理规范权责发生制支出。
收入决算具体情况是:税收收入613.8亿元,为预算的102.6%;非税收入136.5亿元,为预算的123.5%。其中,增值税376.4亿元,为预算的100.7%;企业所得税126.1亿元,为预算的106.9%;个人所得税50.9亿元,为预算的108.2%。
支出决算主要情况是: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41.6亿元,完成预算的97.6%;交通运输支出144.5亿元,完成预算的97.3%;教育支出126.5亿元,完成预算的74.7%;一般公共服务支出82.3亿元,完成预算的94%;公共安全支出65.2亿元,完成预算的91.4%;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7.7亿元,完成预算的73.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4.7亿元,完成预算的71.1%;科学技术支出18.1亿元,完成预算的63.6%;住房保障支出16.2亿元,完成预算的100%。
2017年,省级累计下达市县各项补助3982.6亿元,其中:税收返还216亿元,占省对下补助的5.4%;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2188.1亿元,占比为55%;专项转移支付补助1578.5亿元,占比为39.6%。
2017年省级一般公共预算年初安排的预备费16.2亿元主要用于:“6·24”茂县特大山体滑坡救灾重建补助1.2亿元,补充省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5亿元。
2017年初省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为36.8亿元,加上按规定转入省级一般公共预算超收收入41.3亿元、未使用的预备费15亿元、调入政府性基金和一般公共预算结余等114.1亿元后,2017年末省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为207.2亿元。
2017年,省级一般公共预算使用以前年度结转资金安排的支出143.7亿元,其中:省本级使用77.3亿元,对市县转移支付补助66.4亿元。2017年省级预算周转金规模没有发生变化,周转金余额仍为5552万元。
2017年省级结转资金160.2亿元,主要包括:教育和科技方面53.3亿元,资源勘探、国土、城乡社区和住房保障方面30.3亿元,卫生、计生和社保方面25.7亿元,文化和体育方面10亿元,农林水和粮油储备方面9.5亿元,节能环保、交通运输和商业服务业方面7.2亿元,一般公共服务和其他社会管理等方面24.2亿元。
2017年,省级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3.4亿元,比预算数减少1.6亿元,主要是各部门贯彻落实厉行节约有关要求,加强因公出国(境)和公务用车管理,规范公务接待活动,减少了相关支出。其中:因公出国(境)经费0.3亿元,与预算持平;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2.7亿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0.1亿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2.6亿元),减少1.1亿元;公务接待费0.4亿元,减少0.5亿元。
2017年下达省级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57.7亿元,其中:省本级使用35.7亿元、对市县转移支付补助22亿元,主要用于重大交通、能源、农林水利、城镇等基础设施建设、重大社会事业和民生工程、节能环保与生态环境改善以及脱贫攻坚等方面。
2017年省级新增地方政府一般债务40亿元,均为发行的地方政府一般债券,主要用于:公路建设和机场扩能改造等交通运输方面36亿元,省属高校校舍建设等教育方面0.8亿元,省属医院基础设施建设等医疗卫生方面3.2亿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省级政府性基金收入66.7亿元,为预算的125.8%;加上中央补助67.4亿元、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206.4亿元、上年结余等22.4亿元,收入总量为1362.9亿元。省级政府性基金支出56.6亿元,完成预算的75.1%;加上转贷市县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206.4亿元、补助市县69.6亿元、调出至一般公共预算11.5亿元,支出总量为1344.1亿元。收入总量减去支出总量后,省级结余资金18.8亿元,按规定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与向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相比,2017年省级政府性基金收入增加0.2亿元,主要是库款报解整理期在途基金收入入库。省级政府性基金支出决算数与执行数一致。支出决算主要情况是:港口建设费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5亿元,完成预算的99.6%;民航发展基金支出28.4亿元,完成预算的100%;农网还贷资金支出14.4亿元,完成预算的75.2%;彩票发行销售机构业务费安排的支出5.4亿元,完成预算的69.5%;彩票公益金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3.3亿元,完成预算的31%。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7.4亿元,为预算的119.2%;加上上年结转3.3亿元、中央补助8.4亿元,收入总量为29.1亿元。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6.3亿元,完成预算的100%。收入总量减去支出后,省级结转资金2.8亿元。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数与向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一致。支出决算主要情况是:支持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11.1亿元,补充省属国有企业资本金9.6亿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3.5亿元。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省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3302亿元,为预算的135.8%;加上上年滚存结余2258.2亿元,收入总量为5560.2亿元。省级社会保险基金当年支出2268.7亿元,完成预算的98%。收入总量减去当年支出后,省级滚存结余3291.5亿元(含全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结余和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基金省级调剂金结余)。
与向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相比,2017年省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增加868.6亿元、支出减少46.7亿元,主要原因是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社会保险基金执行数由各地于每年11月根据1至3季度执行数为基础预计,并于12月报财政部审批,而2017年12月我省对历年来被征地农民应保未保的历史遗留问题进行了集中清理解决,由于该项工作为11月后临时新增工作,因此导致决算数与执行数差异较大。支出决算主要情况是: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支出1734.9亿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支出503.6亿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支出17.7亿元。
按照预算法、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规定,对2017年省级财政的部分收支事项实行权责发生制核算,主要是国库集中支付年终结余。对上述资金,财政厅将在预算执行中加强管理,及时拨付,尽快发挥资金效益。
以上2017年省级决算,请予审查批准。同时,省级123个部门2017年部门决算(草案)和8个专项绩效评价报告已提交本次常委会,请予审查。2017年预算数、决算数及其对比分析,详见决算草案。
需要特别报告的是:2017年,全省发行地方政府债券2808.9亿元,其中:新增债券807.5亿元、置换债券2001.4亿元。发行的新增债券中,一般债券498.5亿元,专项债券309亿元。截至2017年底,全省地方政府债务余额8497亿元(其中:一般债务5173亿元,专项债务3324亿元;省级债务449亿元,市级债务2748亿元,县级债务5300亿元),低于全省9209亿元的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二、坚持党的领导,发挥职能作用,支持经济社会发展
2017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在省人大的监督指导下,我们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关于批准2017年预算的决议,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强化重点领域保障,支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落实积极财政政策,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集中财力保障“项目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绿色发展等省委、省政府明确的重点支出,全省促进发展支出达到173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19.9%,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一是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简并增值税税率,认真落实扩大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小型微利企业范围、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等税收优惠政策。继续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取消和停征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等4项政府性基金和31项国家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扩大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免征范围,降低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水土保持补偿费等11项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征收标准,全面开展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清理规范工作。
二是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去产能,支持退出煤炭产能1648万吨,压减粗钢产能77万吨。支持推进“一提一创一培”,推动开展质量对标提升行动,新增中国驰名商标7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8个、国家级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5个,促进太阳能电池、城市轨道车辆、智能手机等新产品快速发展。出台财政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区三园一体”支撑工程建设,建成高标准农田410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0万亩,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基地783万亩,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1.5万个、家庭农场7006个。
三是大力推进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省投入449亿元,支持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出台15条支持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的财政政策,支持加大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力度。全省pm10、pm2.5年均浓度双下降,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明显提高。支持土壤重金属和农村面源污染整治,土壤环境保持稳定。五大流域87个国控考核断面优良比例提升至78.2%。实施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对2.6亿亩天然林和集体公益林进行有效管护。落实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草原禁牧补助7000万亩、草畜平衡奖励1.4亿亩。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49万亩。选择红原县、理塘县、稻城县、松潘县实施湿地生态补偿试点。创新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管理模式,投入2.5亿元推进实施川西高原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和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
四是落实创新发展战略。研究完善支持创新发展的财政政策,我省提出的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三项先行先试税收政策在全国(或部分省市)范围同步复制推广。建立四川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