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路虎一样的身躯,但和路虎的感觉不同!——评测:福特探险者

固有思维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首先它是经过长期积累得出的一种类似于潜意识的玩意,所以具备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正是因为这种潜意识,在某些时候也会给我们带来误导。说起福特探险者,这款车也算是跟我结下了很深的缘分。从两年前的实拍到一年前的试驾,再到如今的测试体验,三篇文章恰巧都由我来执笔,这种现象在编辑部可谓少之又少。既然这么有缘,那我这次一定要好好招待一下这位老朋友,下面就让我们先从性能测试开始。
探险者搭载的是一台3.5l v6发动机,最大功率291马力,最大扭矩354牛·米。这是一台相当成熟的发动机,它没有采用什么先进技术,参数也很一般,但平顺的运转特性和线性的输出让探险者开起来很舒服,动力也算是够用了。与发动机匹配的是一台6挡手自一体变速箱。探险者搭载了一台2.3t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276马力,最大扭矩410牛·米,与之前的3.5l发动机相比,功率低了15马力,扭矩提升了56牛·米。最大扭矩的输出转速从之前的4000rpm提前到3500rpm,但是和市面上常见的涡轮增压发动机相比还是偏后,这也让我对它的低扭表现充满好奇。传动系统还是6挡手自一体变速箱,之前在挡把侧面的手动加减档按键终于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方向背后的一对换挡拨片。 这种偏向舒适性的调校在山路或者激烈驾驶时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变速箱的每次降挡都会慢上一拍,所以如果有一天你真的开着探险者进山了,那么一定要记得把变速箱从d挡切换到m挡。因为在m挡下,变速箱的换挡速度还是比较理想的。
新款探险者在底盘结构上没有任何变化,沉重的车身再加上四条255mm宽度的轮胎带来了出色的稳定性,在弯道中也能提供很棒的支撑性。不过凡事有利就会有弊,偏硬的悬架调校对于日常行驶中的舒适性有一定影响,尤其是经过减速带或者坑洼路段时,车内颠簸很明显,后悬架还会有一些弹跳。如果你认为探险者是那种开着忽忽悠悠软绵绵的车,恭喜你,你的固有思维又错了。探险者采用的是一套适时四驱系统,中央差速器为多片离合器式结构,四轮带有电子辅助制动功能。虽然结构较为简单,但探险者的一大亮点是装备了路况实时管理系统,发动机能够根据每一种不同路况相应地调整其性能表现,行车电脑会对发动机输出、油门反应、变速箱换挡和电子稳定系统等作出相应调整,以适应不同的路面情况
新款探险者在内饰方面的变化就更小了,除了更换全新样式的方向盘之外,其余只是在中控台面板材质、空调出风口装饰条这样的小细节上进行了调整。老款探险者上那个钢琴烤漆面板加触摸式按键的中控台虽然看着更显档次,但实际用起来不方便,沾满指纹也很难看。这次换成了磨砂材质加实体按键,用户体验好多了。内饰的操作系统主要由myford touch及sync两大系统构成,其中myford touch系统包括两个可自主设定的位于仪表盘的4.2英寸lcd显示屏、位于中控台的一块8英寸全彩触摸屏和带有usb接口、sd读卡器和rca视频输入接口的媒体中心,有效集成了通讯、娱乐、导航和空调四大功能。
时代不同,车企的造车理念也在变,尤其是像福特这种在往全球化车型发展的厂家,需要满足不同地区消费者对于车辆的需求,如果你对于某一车型还停留在之前的固有思维上,那最好赶快改变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