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间结婚成本翻千倍 “婚不起”变常态了吗

80后婚不起:几乎要爹娘半条命近日,在微博上被网友们广为转载的一个帖子称,爷爷娶奶奶只用了半斗米;爸爸娶妈妈只用了半头猪;我结婚却要用爹娘半条命!这个带点戏谑的帖子却道出了一个事实:中国人的结婚成本在快速增高。由于这些理由,我觉得婚魔方的情况还比较乐观,市场还处于一片蓝海的阶段。
记者在兰州一家大酒店进行了采访,2010年时婚宴普遍一桌是800多元人民币,2011年时涨到一桌1500多元,2012年涨到一桌1800元左右,且要至少20桌才起订。
除了婚宴外,还有婚庆、婚纱、照片、酒水、喜糖、喜烟等各项支出,一般也需要三四万元。
微博上一对80后小夫妻晒婚礼账单,令众网友唏嘘。
他们未买房已花43万。
而网友老赵和小于则贴出了无意中保留下来的1981年10月婚礼账单,各项花费加一起才二三百元。
不是不想结婚,是结不起啊!许多在城市夹缝中生存的80后待婚族如此感叹。
60年间,结婚成本翻了约千倍。
上世纪50年代:60元结婚只需请客吃饭家住市中区公园湾村的邓国章大爷,今年85岁,他和老伴结婚已有58年。
上世纪50年代,邓大爷还是内江一个土特产的职工,每月工资不到40元。
不过,相比其他单位的职工,他的收入已是比较高的。
那时候的桌椅板凳都只要一两块钱一张,肉只要几毛钱一斤,菜还更便宜些。
邓大爷结婚时,只邀请了双方的亲戚和特别要好的朋友参加婚礼,当时结婚,都只是请客人们吃饭。
婚礼当天,他准备了几桌酒席,总共花销差不多60元。
那时候结婚,基本上不会花太多钱,哪像现在,还不说买房买车,光是办个很一般的婚礼,就要用好几万。
邓大爷回忆,当时他的一位同事结婚,买了不少简单的家具,婚宴比较丰盛,也仅仅花费了100多元。
上世纪80年代:2000元迎新娘必备三大件1981年,邓大爷的大儿子结婚,那时,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成了结婚的必备的三大件,添置新家具和拍摄婚纱照开始流行起来。
结婚的开支渐增。
不过,总体计算,2000元能办一场理想的婚礼还有富余。
邓大爷回忆,80年代结婚,很流行用自行车接新娘。
接新娘不需花钱,新娘都由新郎骑自行车迎接。
买三大件,总花费也不过几百元,手表和缝纫机的总开支,一般不会超过200元,自行车稍微贵些,也不会超过200元。
有自行车迎接新娘,再拍上一套婚纱照,在当时的新人眼中就是非常完美的婚礼了。
邓大爷的大儿子结婚时,也时髦了一把,花70元拍了套婚纱照。
除此,邓大爷还花了500元给儿子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
在邓大爷的记忆中,大儿子结婚的所有开支不到2000元。
那时候一桌酒席不到100元,就办得非常丰盛了,当时办了8桌,还不到800元。
当时的家具,多数由男方事先买好木材,再请木匠做成家具,1张桌子和1个衣柜,外加4个凳子,200元就够了。
2002年:20000元婚车队、婚纱照必不可少到了邓大爷的小儿子结婚时,情况有很大不同了。
邓大爷的小儿子,今年35岁,刚好结婚10年时间。
小儿子结婚时,婚礼更加气派,花费了约2万元。
当时的婚宴,一桌是350多元,算是比较好的。
婚宴一共设了18桌,花费6300多元。
每一桌上都要一瓶白酒和几瓶饮料,喜糖和香烟也是必不可少的。
平均下来,一桌婚宴的花费在250元上下。
婚宴的开支不小,但邓大爷发现,收到亲朋好友们送的礼金,自己并没有亏本。
一桌可以坐5家人,一家人的礼金最少也送了100元,有些关系好的亲人,都送400元左右,细算下来,还赚了些。
在本世纪初,租用婚车车队,逐渐流行起来。
邓大爷的小儿子结婚时,也租用了几辆婚车,租婚车和拍婚纱照,差不多用了5000元。
除了办婚礼,邓大爷还花了4000元把儿子的新房装修一新。
2013年:50000元准新郎感叹结不起婚那时候结婚真便宜,现在都结不起婚了。
打算在明年内完婚的小白领罗先生感叹,现在结婚成本太高,他粗略算了下,明年结婚至少要花5万以上。
在罗先生罗列的预算项目中,他打算在内江的一家酒店,订20桌均价在700元左右一桌的婚宴,预计开支1万5;请婚庆帮忙布置婚礼现场,预计消费5000元;拍婚纱照的预算为3000元;烟、酒、喜糖等预计花费10000元;婚车车队开支在5000元。
此外,结婚戒指、结婚礼服、鲜花预定合起来要1万多,算下来,光是办个婚礼就要5万多元,给女方娘家的彩礼钱还除外。
罗先生介绍,他刚大学毕业工作两年,还没有太多积蓄,明年结婚,不得不考虑啃老。
罗先生说,和一些朋友相比,他的婚礼预算是很基础的,家庭条件好的朋友,结个婚要花十多万。
专家建言:结婚量力而行,少些攀比心理兰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副教授牛芳表示,导致中国年轻一代婚不起的原因大概有三:物价上涨有点快,父母之命不可违,攀比炫富心理。
牛芳指出,时代发展不同,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伴随着物价上涨,结婚成本水涨船高,这是自然而然的道理。
但物价增长过快也是事实。
牛芳说,应该看到,现代婚礼给年轻人带来的巨大压力,有一些是父母对传统习俗的固守,也有些是有攀比炫富心理,把婚礼也当做社交的一部分,通过婚礼来炫耀自己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
爱面子的中国人让结婚花销步步攀升,一路疯涨,令想结婚、需结婚的年轻人望之却步。
牛芳表示,当代人个体差异大,贫富差距大,有人为结婚花百万千万,有人结婚简朴素雅,都无可厚非。
但结婚应量力而行,将感情因素放在首位。
奢华的婚礼只能满足一时的虚荣,真正过日子,还需要真情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