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需要做哪些事情?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需要做哪些事情?
随着企业创新思维的形成,各创新要素的整合,在辅导企业申报各类科技项目的过程中,明确项目流程,把控项目细节,合理帮助企业规避申报风险,显得尤其重要。
项目启动会是双方项目组成员对具体项目的政策背景以及申报材料要求进行明确,对所要着手进行的项目申报工作进行梳理,双方项目组成员在启动会现场就技术、财务、人事、行政等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讨论,得出解决方案。在实施第一次启动会上明确各部门在项目申报过程中所要负责的具体事宜,以及项目进度的把控,为双方高效的完成项目申报奠定基础。
不同类项的科技项目,虽然申报要求不同,但在项目跟进过程中,总体可从技术、财务、人事、行政四个板块逐步开展相关工作。
1、技术板块
① 企业所研究项目的名称、周期的确定
多数企业在确定项目信息的过程中,以某个产品或某个技术改进的地方作为项目名称,或者直接以相关专利名称进行命名,比如“一种铁质挂钩”、“一种挂钩的防锈工艺”等。需要注意的是,此类项目名称由于所体现的技术点不够清晰明确,不能体现出企业独立进行研究开发的能力,在科技项目的申报过程中,增加申报风险。因此,在确定项目名称的过程中,可将产品中的关键技术点进行提炼后添加到项目名称中来体现企业的具体研发内容,例如:可命名为“一种高强度可拆卸的铁质挂钩”、“带有隔离层的铁质挂钩喷涂防锈工艺”等。
关于项目周期的确定,有些企业的项目周期多为3-5个月,3-5个月的研发周期不足以支撑项目从前期调研到完整中试的整个过程。因此,建议企业根据自身的不同行业特点,研发周期定为8-18个月为宜。
② 立项报告的撰写
项目的立项报告是技术板块中占比较大的一部分。很多企业立项报告中,存在技术点不够鲜明、报告整体调理不够清晰、技术内容没有深入展开等问题。针对这些情况,建议企业技术人员在日常立项报告的书写过程中,注意分条阐述,以达到项目内容条理清晰、技术点鲜明的效果。同时,对于项目技术点的提炼,可参考国内外发展的相关文献以及技术涉及的具体领域进行深入探讨,明确项目主要技术创新点。
③ 项目的成果转化材料
成果转化材料在完善过程中,常遇到的几个问题包括:不清楚什么是成果转化,成果转化材料有哪些具体要求等。其实,所谓的成果转化材料即指项目立项到结题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全部材料,包括:专利证书、产品,样品图片、产品检测报告、实验数据记录、产品销售发票、客户用户反馈意见表等。技术人员将以上材料按具体项目进行整理、编排后即为一个项目的成果转化材料。因此,技术人员在日常的项目推进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相关材料的记录与留档。
2、财务板块
① 项目申报材料准备
项目申报过程中,依据不同的项目类型对具体的财务报告(年审报告、各类专审报告、完税证明等)进行扫描上传,需注意各类报表的签字、盖章的完整性。
② 日常财务工作的维护
相比较于项目申报过程,日常的维护工作是财务部门尤其需要注意的,主要包括:与技术部门配合对研发项目的预算及支出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分配、相关销售合同及发票的存档、各类报表相关数据的合理性与一致性、日常各类统计报表的填写与完善等。
3、人事板块
人事板块的工作比较繁琐,主要涉及公司员工入离职情况的统计、大专以上学历人员相关证件的存档、各部门人员的劳务合同、公司人员的社保、个税缴纳情况等。需要注意的是:日常工作开展中,需要将公司研发人员的入职时间、离职时间、部门、岗位、专业、学历、以及其他情况进行完整统计;在申报材料整理时,个税或社保的缴纳情况需明确具体的所属期与所得期的差异性,保证提供材料的准确性。
4、行政板块
行政板块的工作主要是:申报账号的注册与信息完善,营业执照、开户许可证、法人身份证以及其他荣誉资质和证书的反馈,相关制度文件以及制度执行文件的整理与存档。行政部门的工作也多以日常的维护为主,营业执照相关信息的变更、制度文件的更新、相关荣誉证书的整理等。
成功申报一个又一个科技项目只是企业在创新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方面,企业真正需要注意的是自身研发体系的建立、管理制度的规范、财务系统的完善,真正做到依据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切实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