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这座平安桥合龙 全村人高兴得像过年


新昌东茗乡石下坑村独木桥成了“夺命桥”,村民世世代代盼望有一座平安桥。去年连续报道,一时间越州大地爱心涌动,一个多月时间里捐款和技术捐资达86万余元。经过工人们150余天精心施工,前天桥梁已经成功合龙,预计本月底可建成使用。
桥梁合龙,月底将建成使用
5月12日上午11点30分,当两台吊机将最后一块桥梁板平稳地放下时,整座桥梁正式合龙。附近村民点燃了烟花和鞭炮以示庆祝,村里的男女老少高兴得像过年,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每块桥梁板吊装前,工人们总会在桥梁板下摊上干燥的水泥灰,然后放上橡胶减震块,其作用可减小载荷对桥梁基础的冲击,使桥梁在热胀冷缩时与柱子及基础之间产生相对滑动,不会因此而对柱子及基础产生附加应力……工人们说,这座桥是平安桥、爱心桥,他们一定会尽全力建造。
桥梁施工方绍兴祥和市政园林建设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赵叶开告诉记者,这几天准备浇筑栏杆基座和桥面铺装,完善其他附属工程,预计月底可建成通行。
圆梦时刻,村民们在桥头见证
“马上建成了,这种苦头今后不用再吃了。”12日一大早,老党员梁德胜看着合龙的桥梁舒心地笑了。梁德胜介绍,前几天,老伴一早到对面的大山上摘茶叶,不料中途下了大雨,河水暴涨回不了家,只得爬山过岭到镜岭镇冷水村,再坐了一个来小时的班车到县城儿子家住了一宿。
村支委梁汉良在桥梁架梁板的这几天,每天都会到现场去看看。他说,造桥是自己30多年来的梦想,现在桥梁马上要建成通行,我们全村人都无比高兴。
“我家困难,捐得很少。”虽然建桥捐款已经过去了一年,但许多村民都会和69岁的村民吕钦燕一样,见到记者就会说起水涨冲倒木桥的可怕场景,回忆起自己对建造平安桥的渴望。许多村民谈着谈着,话语中就会流露出对爱心人士的感激之情,并朴实地指出自己捐的钱不多。
在建桥的150多个日子里,86岁的陈杏芬几乎每天都要去现场看看。在老人心中,30多年前过木桥滑入江中,发生的惊险一幕,至今历历在目,心有余悸。“假如有水泥桥就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了,真要感谢捐款的爱心人士。”陈杏芬告诉记者,自己有一年多没到对岸去了,桥建成后,要走过去看看自家的庄稼。
多方合力,新昌县委书记现场督查
桥梁建设情况如何,质量如何把控,资金有无困难?今年4月份,新昌县委书记邵全卯抽时间专程到石下坑村现场办公,督查桥梁建设推进情况,要求施工单位严把施工质量关,要求相关部门人员做到资金使用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
此前,邵全卯多次通过不同方式关心关注平安桥的建设情况。担任县长时,他还专门为此批示:石下坑村的交通问题是事关当地村民生活、生产甚至生命的大事。政府应努力帮助解决,请东茗乡政府尽快提出解决方案并落实。
作为扶贫结对共建单位,绍兴日报社也十分关注桥梁建设进程,报社负责人还专门到石下坑村,了解桥梁的施工质量、资金使用情况。东茗乡党委政府也非常重视桥梁建设,党委书记石永明、乡长宋琪针对桥梁招投标等相关问题,亲自担当起服务员,主动协调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