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烦了,你再吃多少席面那是你自己的事情,可是大热天搞几天,吵不吵人?吹吹喇叭、单纯唱唱歌行不?
我不知道,这个死了人唱戏跳舞是谁个混 账 东西先搞出来的。而现在移风易俗又太难。请戏班子小丑们每天都得一二千元啊,苦了谁?还不是姑娘女婿们。
禁鞭成功了,随州市委市政府、文明办是不是要把戏班子都砸了?
死要面子活受罪。有的老人生前是草,死了就香了。
这么晚还在发贴,愤怒之情溢于言表!其实每个随州人都深受其害,但同时也是害人者!既然大家都没有向世俗、向陋习挑战的勇气和担当,那就只能逆来顺受了!
慢慢形成的风俗习惯,一下子不可能铲除,只有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以后子女数量少,在外面工作多的时候,才会慢慢淡化了。只是苦了当女儿女婿的……
都是面子作怪,虚荣性作怪。
.随州办个丧事,搞几天,吵死人,还花后人很多冤枉钱。
你以为吵死人只是随便说说?
大多是活着没人管,死了就都回来。有那搞热闹的钱,还不如活着的时候多孝敬下。
在古代,死个人更是要大搞特搞,生、死事大,没有人不重视的,特别有钱的人家出个殡浩浩荡荡的,穷人嘛,烂席子裹一裹就埋了。现在的丧失,从从先的洋鼓洋号、放电影到现在的请戏班子,已经有很大的进步,没钱也要撑面子。大概是老人们都喜欢热闹吧,老人们去世,从唯心的角度看也是阴间的生,难道不应该大操大办?这也是困扰我许久的问题,为什么结婚不如死人热闹
过去死人了,守孝三年,搭个棚子在亲人坟墓旁边,三年之内不见荤、穿素缟、不娱乐。现在的请戏班子,说实话我也看不下去,完全是瞎闹,没有一点对先人的追思,所表演的节目,又有很多粗俗不堪的。
此风应该刹一刹
屋的奏是这样的习俗,说的意思是让人看看他的后人多么排场,有意思么?活着的时候哈搞莫斯去了,怎么不对老人好点?
历史问题。时代变千。
我爷爷上个月去世的,冲天炮卷子炮炸的那个响啊,一个晚上每个小时都要轰炸一番,第三天早上抬出去的时候在路上边跑边炸,我的耳朵都快炸聋了,那个热闹啊,光鞭炮就花了大几千,
失去亲人应该很悲伤,现实却是搞得像中奖一样高兴,热闹。随礼花钱赶场累。主人待客累,风气不好
缅怀死者是好的,但也不能影响周围居民正常休息
都是习俗闹得
我也是这么想的
早上出殡的吧,是大户人家啊。大班出来跪拜的一大片,车子堵了几里路。
随州没得什么好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