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务员买车


关于公务员买车
2015年小P因为工作调动,调整到现在的单位,第一天是自己开车来的,还有单位的领导一起开完会之后就把小P带回单位,开完会之后领导就让小P自己去单位,说是自己先要在城里办点事,于是小P就跟着领导一起来的干事一起回单位了。这一幕在三年前同样的经历过,那年小P刚到行政单位上班,也是当天开完会就被单位的领导领回去,那天正好送领导过来的车子因为要接书记,于是单位的车子就开走了,会议结束之后,接小P的领导就让小P稍等,他去领了资料就一起出去打车回单位,小P就说不用打车,他是开车过来的,领导停顿一秒之后,让小P在一楼门口等他。
领导很快下楼了,碰见几个熟人互相打了招呼,才走两步又碰见一个旁乡镇的女同志,和他一起过来领人的,女同志问小P的领导怎么回单位,领导指着小P说“小P有车”,那位女同志顺口就说了句,让带她一脚,小P的领导说没问题,我们就俩人,小P礼貌性的跟那女同志打了招呼,还有女同志领的人,是个小姑娘,非常秀气的一个孩子,眼看着比小P年龄小几岁,刚大学毕业的样子,显得有些稚嫩,涉世未深的模样,小P逗她去跟她握手,那小姑娘居然还脸红了。
上车之后,女同志就说小P的车有点妖艳,一个大男生,开一个轿跑,问小P是不是富二代,小P说不是。小P的领导问车多少钱,小P说裸车是19万,领导说,他们上班得存十年的工资才够买一辆车,那时候工资还没有涨起来,发到手才两千多一点点,那女同志就感叹的说,她老公是老师,前年她被提拔为副科级干部,因为住在城区,一直想买车,但一直存不下钱,她老公答应着说等房子拆迁了就给她买车,但几年来也没个音讯,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拆迁。沿着国道走了七八公里就到了女同志上班的乡镇,挺大的一个院子,一个两层的办公楼显得有些破旧,一个两层的宿舍楼,宿舍楼后几排水杉树老高的杵着,估摸着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做成的,院子里停着一辆桑塔纳,一辆本田雅阁,树荫下停着七八辆摩托车、电动车,小P的领导下车跟女同志说着话,小P在车上没下去,外边热,跟他们不熟悉,就没下,隐约间女同志是要留小P他们在这里吃饭,小P的领导说镇子里大家都等着接小P回去吃饭。
约莫又沿着国道走了十公里左右才终于到了小P的单位,单位办公楼基底是用红色的石头垒砌起来的,到窗户的位子以上就是用的水泥砖,走廊护栏是用的红色石头,立柱也是红色石头,地面铺的也是红色石头,风吹日晒的,石头有些凸凹不平,眼看着这个办公楼比刚才的那个乡镇办公楼的历史还要久远些,办公楼旁边车库里停着一辆桑塔纳,落满了灰尘,应该是已经不用了的,旁边停了一辆面包车,院子角上有一颗雪松,地径应该有三四十公分粗,门口到办公楼二十多米远,进到办公室,有七八个人,站的站,坐的坐,手里各自端着茶杯,闲扯着话,领导把小P推过来,给大家一一作了介绍,领导介绍小P是个老板,自己创业多年,现在又通过招录考试进入行政系统,小P跟大家一一握手,都递了香烟,之后去食堂,出办公室后,大家都用异样的眼神看着小P的车,接小P的领导跟大家说,这车手续办下来二十多万。那天中午喝的是十五年的白云边,后来小P才知道,这样的酒一般都是接待县级以上领导的。其他同志在私下里议论,都说小P是有后台的,是下到农村来锻炼的,几年之后就会被提拔走,事实上小P觉得,可能都是那辆车惹的祸。在偏远乡镇工作,下村是常态,然而单位的公车只有两辆,两个老板基本上用一辆,剩下的一辆就是其他同志公用,于是小P的车也经常被当做公车使用,但小P从无怨言,首先是因为小P刚到单位,并未分配具体事务,就是在办公室帮忙打打杂,扫地、端茶、倒水之类;其次小P喜欢下村,下去比较容易快速了解全镇的整体情况;第三还有一点,小P酒量还行,所以领导出去总喜欢带上他。
小P在原来的单位一干就是三年,在单位里小P兢兢业业,自然就得到很多领导的认可,第二年初,人事调整,才到单位半年多的小P被破格提拔为中层干部,因为试用期未满,并未下文件,待到下一年才另外补充文件。因为单位的办公设施太破旧,单位搬迁到新建的办公楼,非常漂亮的院子,一共划出来二十几个停车位,陆续的有同志开始买车了,纪委书记说下村办案,去城里汇报没有车太不方便,第一个开始买的,整车11万多,贷款了6万,三年还清,据说买车对他来说没什么压力,只是因为车贷不要利息。这一年单位里陆续买了四辆车,之后用车就方便多了,老板也特别能为同志们着想,每辆车都可以报销一些费用,说是只当从外面请车的。关于买车,有一件事让我至今都特别难过,有一次跟一个副镇长一起吃酒,到后面酒喝的有些多了,他说17岁那年父亲生病于是接替父亲的班,开始在这里上班,至今三十二年,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因为家庭条件差,三十多岁才找到老婆,老婆在家里种几亩地,两个孩子上学,前几年眼看着所有人都改建了楼房,而他家还是刚结婚的那时候做的砖瓦房,这两年工资虽然涨了一些,眼下各位同志都在买车了,但他家每年都入不敷出,空有一个想买车的心,但无论如何也凑不齐那十万块钱,那天,他眼睛通红,不知是喝酒喝的还是因为生活的艰难而涨红了眼。事情已经过去五年,而今小P依然清晰的记得那一幕,那个在偏远乡镇工作了三十多年的老同志。前段时间过去那边办事,一个同志说起他,说他买了车了,小P说那还是不错的啊,事实上小P首先想到的是那买车的钱从哪儿来。后来知道,他家的那片山地因为建厂被征收,赔偿了6万多元,他花了三万多买了一辆二手朗逸,是一个熟人转手卖给他的。
关于买车,小P始终认为,公务员也好,老百姓也罢,车只是一个代步的工具,需要量力而行,不需要强求,更不应该成为一种攀比的东西,确有需求,经济上也没压力,可以买,没必要因为外界的原因,强求购买,对自己的生活造成不必要的压力。
西元2017年4月21日,大别山坏人写于孝感

大中午的不睡觉

在gc上有等级之分,低调

不管是做什么,都要量力而行

不是很明白,你表达的意思,谢谢关注

公务员也好,老百姓也罢,车只是一个代步的工具,需要量力而行,不需要强求,更不应该成为一种攀比的东西,确有需求,经济上也没压力,可以买,没必要因为外界的原因,强求购买,对自己的生活造成不必要的压力。
觉得楼主总结的很正确

公务员没你说的这穷吧

文中人物都是据实构造,并无虚假,偏远穷乡镇里这样兢兢业业,但穷困潦倒的老同志还有很多

买车应该根据需要,但孝感现在已然成风了,没车好像都不好意思出门

公务员级别越高日子越滋润

看累了,也没有看完,不知道想说什么!楼主写这么长,不累?

你想多了或是以己度人了,车只是一种代步工具,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经济情况来决定是否要买车或是买什么样的车。没有车不好意思出门的人是少数,完全是自己思想的攀比心作祟。反而有车的人开一段时间的车一般都不愿意开车,尤其是进城。

在中国 一个副镇长混成这样 简直是给中国官员拖后腿

根据我的个人走访了解,这样一生奉献给贫困地区的乡镇干部很多。他们本身工资待遇一般,一旦家庭出现变故,家人生病之类的,生活几乎无法维继,普通老百姓还可以弄个低保啥的,而他们的国家干部,他们是党员!这些待遇都五法享受

白描手法,感同身受。不过,到2015年,这样的乡镇就不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