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对于管理的定义和执行都是有所不同的,
不同的原因在于我们掌握的管理理论和了解的经验不同。
但是,大多数管理者在进行团队时,会不禁询问一句:管理是管人还是管事
这是一个探究管理根本的问题。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里面有谈到过:
所有的管理都是要面对事实去解决问题且用结果评价的。
而人又是团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所以出现了【人员管理者】
人员管理者的角色有:
l 大家长:需要关注团队员工生活状态
l 救火员:需要随时做好准备处理临时应急情况
l 心里咨询师:对于团队员工状态不好,进行疏导和关怀
l 保姆:需要完成团队员工必须做到却推卸无法做到的事情
l 和事佬:需要在出现沟通问题时及时做出协调工作
所以你看,实际上;当你成为了人员管理者的时候你大多数的工作都不在做管理
没有结果来评价,始终围绕的都是过程,不断出现的过程。
这些过程也并没有带来能够解决问题的作用。
反而会让整个团队不能朝正向发展;让管理者做了吃力不讨好的工作。
例如:
l 人员管理者充当大家长工作,即没有给团队清晰的目标和方向;从而导致团队没有目标感,容易迷失。
l 人员管理者充当救火员工作,即没有在日常工作中进行人员培养;导致团队人员成长速度慢,容易流失。
l 人员管理者充当保姆工作,即没有让团队人员有团队责任感;导致团队人员对团队无归属感,团队黏性容易缺失。
l 人员管理者没有充分意识到自身管理角色,即没有做一个管理者应该对于团队管理的工作和责任;导致团队发展缓慢,自身工作能力降低,管理者容易淘汰。
综上所述,无论是对于管理者还是对于团队亦或者是对于团队人员;充当人员管理者始终带来的是弊大于利。
除了人是团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事情也团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所以也就出现了相反的【事务管理者】
事务管理者的角色有:
l 目标者:对于团队目标清晰制定并给予可执行内容
l 方向者:团队在执行目标时,给予方向把控,保证目标执行稳步前进
l 决策者:对于团队中事宜是否能够执行,给予最终决定
l 定位者:对于团队中各员工根据能力予以定位使用
l 指导者:对于团队各员工进行工作指导并对工作技能提升进行帮助
从上述可以看到,事务管理者大多数都是客观的、理性的,
首先他需要做到对于团队认知清晰,对于员工工作定位认知清晰,对于员工需要的帮助认知清晰。
所以,偏向于在事务的把控和决策上。
也就是说,最终整体团队前进的方向始终是朝着目标和结果的
那么,也就符合我们对于管理的定义。
而作为事务管理者所起的作用有:
l 从团队出发:团队整体发展是清晰地、明了地,不会出现团队前进方向的迷失
l 从员工出发:管理者帮助员工将本职工作做得更好,员工可以得到更多的利益,同时管理者也帮助员工工作技能提升,加深员工的工作竞争力。
l 从管理者出发:管理者不断从事物处理中,找到规律和执行方式。能够很大程度上帮助管理学习。
事务管理者所起的作用远不止这些,
而从对比中我们能够清晰的看到,事务管理者比人员管理者所带给团队的优势更大。
管理总体来说终究是管事。
而从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明白一个道理:
人,是组织中必不可缺的存在,
但是人不是拿来被管理的
更多的是被尊重,以合作共赢的方式,以激励成长的方式,以调整培养的方式而存在于团队之中。
人也不好使用管理的方式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思想,有见解,有机会,如果人以管理的方式留在团队,也势必会有离开团队的时候,
而作为人员管理者在人身上花费的心血就相当于付之东流。
所以,还在做人员管理者的管理者们,可以换个思维了
你要相信“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只有你成为一个合格的事务管理者后
才能够带领团队走的更远。
当然,如果你成为一个合格的事务管理者后,还是想加以人员管理方式进行管理。
也是可以的,因为你的团队稳定了下来,这个时候的人员管理方式就是团队的润滑剂
例如:你的激励、你的关心、你的及时,都是员工能够感谢你存在团队的好的表达方式。
管理中,最好掌握的始终是事情,而不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