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归楚,誉满江城


10月11日晚,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楚辞越韵声中,绍兴小百花越剧团的新编越剧《屈原》亮相湖北剧院,参加由中宣部文艺局、文化部艺术司主办全国地方戏南方会演。
新编越剧《屈原》自2014年创排以来,在杨小青导演的带领下,主创团队数次打磨,先后参加了第三届中国越剧节、第17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第15届中国戏剧节,今年9月还入选了浙江省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受到了专家领导与戏迷观众的一致好评,被誉为“时代的正气歌。”
武汉——一座让绍兴小百花留着记忆与情感的城市。十八年前,吴凤花在演出《断桥》一折时,因掼“飞吊毛”不慎受伤,造成胸骨压缩性骨折,吴凤花秉着“戏比天大”的精神,忍着疼痛,坚持演完下一个折子戏。此次“舞台事故”让吴凤花无法再登台演出,在卧床休息一年后,凭着一股韧劲,凭着对舞台的挚爱,吴凤花重上舞台,绍兴小百花再赴武汉献演,受到了武汉观众热烈的欢迎与追捧。
十八年后,绍兴小百花越剧团携带新编越剧《屈原》回归故里,接受故乡观众的检验。此次《屈原》“回家”,绍兴小百花团队格外的用心也格外的用情。离演出还有四天,绍兴小百花的“前路部队”——舞美队就载着舞台设备、服装、盔帽、道具等赶赴武汉,卸车、装台、调试,大家兢兢业业、一丝不苟,铆足了劲要为《屈原》“回家”的两场演出打下坚实的基础。
常言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台剧目的持续演出,演员的更新换代也是无法避免的。此次参加全国地方戏南方会演,除了部分群众角色做了小调整之外,婵娟一角的演员也由原来的董鉴鸿换成了周燕萍。周燕萍在接到这个艰巨的任务后,反复观看录像,在杨小青导演和同事老师们的启发下,她反复揣摩人物性格,不厌其烦地重复练习,终于为武汉观众呈现了一个善良纯真、体贴忠心的婵娟。
绍兴小百花艺术总监杨小青作为《屈原》一剧的导演,从开排至今一直在参与《屈原》修改、提升的工作,此次《屈原》参加全国地方戏南方会演,杨导更是不辞辛劳,兢兢业业,10月9日结束了杭州一天的排练,又连夜赶赴武汉,为《屈原》“回家”把关。
旅程的劳累还未消除,第二天,年逾古稀的杨导,又精神抖擞地出现在了剧场,拍景、对光、合成,从中午到凌晨,从空无的舞台到满台的异彩,从舞美、服装到音乐、表演,杨导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层层把关,容不得一丝马虎。就像杨导自己所说:“每一出戏,我都要排到最好;每一年,我都要对自己有交代。”
在全剧组的共同努力下,新编越剧《屈原》以气势恢宏的舞台,细腻流动的灯光,大气磅礴的音乐以及吴凤花、吴素英、张琳三朵梅花与绍兴小百花六代演员细腻入微的表演,婉转悦耳的唱腔征服了荆楚观众。
座无虚席的剧场,经久不息的掌声,是对新编越剧《屈原》最好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