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来台州打工的田先生,他17岁的儿子小华,在8岁的时候得了一个怪病,会控制不住自己,时不时发出吼叫,还会抽搐,父母带他到处求医,可是断断续续治疗了近十年,还是没有效果,这小华到底得的是什么病呢?这个病能不能治好呢?
小华(化名)今年17岁,8岁那年生了场怪病,总是控制不住自己,会不时发出怪叫声。
小华(化名):“就小的时候在上学,有一天晚上睡觉,第二天起来喉咙就有点那样了,就吼起来那样子。”
小华告诉记者,几年前,他的身体没有像现在这样抽搐,只是会不自觉的喊出声音,那时家人都以为他得了咽喉炎,按照咽喉炎治疗了几年。然而在小华初二的时候,他们发现小华不仅不时发出怪叫,身体也开始不自觉地抽搐。
小华:“会控制不住发出声音,腿动也控制不了。”
小华的父母带着他四处求医,可是药费花了几十万,小华的病情却似乎越来越严重。小华的妈妈说,直到现在,他们都不清楚自己的孩子到底得的是什么病,到底能不能治好。
接受了小华一家人的委托,记者找到了台州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专家毛玲群主任。毛主任现场对小华进行了问诊,并查看了小华近几年的检查单。
虽然检查单上看不出异常,但是毛主任说,通过观察小华的临床表现,她判断,小华得的是抽动症的一种。
台州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毛玲群:“你孩子的病应该是很清楚的,就是抽动秽语综合征,我们临床上叫抽动秽语综合征,他除了全身会不自觉的抽搐外,还有发各种各样的声音,这个就是秽语。”
毛主任说,抽动症多发于青少年期,发病原因需要综合考虑,除了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也可能会引起抽动症。
台州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毛玲群:“因为这些都是要综合的,有些东西都是综合的因素,比如说你饮食上健康的饮食,吃清淡一点,现在好多孩子垃圾食品特别多,还有最主要的是,现在孩子外出活动比较少,玩手机玩电脑,电子产品接触多了,有些孩子会眨眨眼做做鬼脸。”
小华的爸爸田先生说,他们之前也按照抽动症的治疗方式给小华治疗过,但是似乎也不见效。
医生说的这些治疗抽动症的药,田先生都没给小华吃过,那么他所说的治疗是怎么治疗的呢?
台州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毛玲群:“我们西医的角度,比较典型的药就是硫必利片,或者氟哌啶醇片,还有其他的可乐定片,这些都可以的,包括泰必利片,我们有很多治疗的手段,你可能到现在西医正规的治疗还没治疗过是吧。”
田先生:“你说的那个可乐定贴片,那个贴过。”
台州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毛玲群:“贴了多长时间。”
田先生:“一个星期一次。”
台州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毛玲群:“总共贴了多长时间。”
田先生:“两个月,两个月治不起了就不去了,治不起了,一个月是两万多。”
台州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毛玲群:“怎么会呢,这个药很便宜的。所有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药都很便宜的。”
田先生:“我们去都是贵的,哪里都很贵。”
田先生说,他们在杭州的医院给小华买过可乐定贴,但是因为太贵,实在买不起,就没再继续使用。
台州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毛玲群:“这些药都很便宜的,一个月就一两百。”
田先生:“我们就一贴一百多。”
台州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毛玲群:“几十块一两百,你们是在哪里买的。”
田先生:“杭州杭州,我们到杭州去的。去的那种专科医院,网上查的,说那是专家。”
台州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毛玲群:“你们是在网上查的是吧。”
田先生:“对啊。”
小华的妈妈说,他们从网上查找能够治疗小华病的医院,网上的那些医院开出来的药都很贵。
小华的妈妈:“我们都是跟别人借的钱,所以没办法u���C n���S<O��样子,我们心里难过他也难过。”
记者:“所以人家说哪里好你们就去。”
小华的妈妈:“我们不管谁说哪里好我们就去哪里。”
田先生说,今年年初,他们还带小华去北京求医,北京那家卖的药比杭州的医院开出的药还要贵。
田先生:“现在在吃这个药,这都是中成药。”
记者:“就吃这个药是吧,这个药是哪里买过来的,也是北京那边买来的吗。”
田先生:“两百多一天,就这么多,一天两百多。一个疗程是45天,45天就差不多一万块,反正就三种药,45天一万块。”
毛主任说,其实治疗抽动症的药都不贵,田先生一家从网上找医院,去的可能都不是正规医院。
田先生:“其实治疗这个病根本不需要太贵重的药是吗。”
台州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毛玲群:“不需要,因为太贵重的药,你看他也就是中成药,中成药你吃了多长时间。”
田先生:“七个月了。”
台州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毛玲群:“如果有效果,也应该有效果了对吧?”
小华的妈妈说,他们曾经带着小华去过北京治疗抽动症很好的玄武医院,不过在排队挂号时被其他人拉到另外一家医院看病去了。
小华的妈妈:“我们本来是在玄武医院我们去那里挂号挂好了,我们准备去上面看的时候,一个人就说我女儿在哪里看好了。”
台州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毛玲群:“就是在另外一家医院是吧。”
小华的妈妈:“嗯,就是门诊专业专科门诊。”
听到毛主任说的话,小华的家人明白自己可能遇到了医托。而几年来几十万的治疗费很有可能都浪费在医托口中那些所谓的专科医院那里。
台州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毛玲群:“我们临床上也经常碰到,因为有些病不是三两天就好,所以家长就着急,着急了就更喜欢去网上搜一些打广告的医院,那一般的大医院可能不太去打广告,打广告的往往是私人的或者小的医院,他们在那里打广告专门也是治疗疑难杂症,所以家长就病急乱投医,这个也是很常见的。”